这种矛盾和挣扎,才是对人性里最本质的还原。
《第八号当铺》本身是悲观的。
人似乎总要兜兜转转回到起点,才知道开始的珍贵,而付出的代价却再不能收回。
但保持现实的同时,它又挺浪漫的:
比起单纯的善恶,爱才是归宿。
巴尔扎克有部小说叫《驴皮记》,堪称《人间喜剧》中最诡秘的篇章——
青年瓦朗坦在穷困交加中获得了一张神奇的驴皮,无论善念恶念都能用它实现。
但,愿望实现,驴皮便会随之缩小,他的寿命也会变短。
最终瓦朗坦只能在欲望和恐惧之间被折磨得痛不欲生,最终面对着爱人在懊悔中等待末日来临。
2010 年电影版《驴皮记》
《第八号当铺》总给我一种与《驴皮记》相似的既视感。
即,设定都非常不现实主义,却又再辛辣不过地揭示了现实。
人无法驾驭驴皮,皆因欲壑是无法被填满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欲望,必将把自己掏空。
且在这过程中,人往往才发现曾嗤之以鼻的事物之珍贵。
却已无法挽回。
这也是我夸赞《第八号的当铺》的一点——
它把爱当做主旨,却也不吝啬制造遗憾。
就像那块驴皮,它在你面前眼睁睁地缩小,再缩小,才有可能让你在痛苦中反思。
剧中最特别的故事,是一个电脑天才的爱情物语。
林贤堂有一个彼此相爱的妻子苏婷,却总沉溺于工作,忽视了她的感受。
是的,程序员从 20 年前就穿格子衬衫了
苏婷一直在试图挽救这段婚姻。
但林贤堂的迟钝却让她逐渐绝望,甚至因为他的照看不当导致了自己流产。
最终,她提出了离婚。
男的到这时候才慌了——
他猛的发现,其实自己从来都不知道妻子的想法,更不知道怎么满足她。
迟钝了一辈子,等到醒悟的瞬间竟已无法挽回。
当铺 CP 趁势登场。
他们让林贤堂用自己的电脑才华典当,换取听取苏婷内心声音的超能力。
能完全理解心爱之人,这听起来很棒不是吗?
一开始确实是。
他瞬间能读懂刚出院的苏婷觉得做饭太累,带了她去吃馆子。
体贴度瞬间 up,几个回合下来老婆也成功哄回来了。
但林贤堂的读心术玩着玩着,却有些不对劲了。
先是,发现妻子并不喜欢自己送的花,只是在装出样子。
再是,看到别的帅哥时,会嫌弃他太幼稚。
他发现苏婷会觉得他除了电脑一无所长。
甚至会嫌自己一直在家,影响她和闺蜜去洗头。
理解,逐渐变成不解。
为什么爱人心里有那么多声音?究竟自己怎么做才能让她满足?
终于,二人爆发了更大的争吵,积累更深的怨恨,陷入真正的危机。
这一篇章的结局吊诡又深邃——
林贤堂用听觉换回了电脑天赋,听不见声音后,夫妻反而体会到了对方的可贵。
韩诺愿意做这笔亏本买卖,是因为林贤堂即将在车祸中丧生。
主动放弃的美好,终究是无法重新得到的。
苏婷最后一刻的台词是:我该知足了。
人意识到这一点时,往往已经失去了一切。
《第八号当铺》不可复制的从来不是清奇的设定,诡秘的氛围,或者说脑洞大开的剧情。
而是,它的底层逻辑——
无比大胆地探讨欲望,无比真诚地歌颂人性,又无比深刻地揭示真理。
这种深度是如今的文化产业触不到,也懒得去触的。
我们大可以去谈如今编剧的困境,去谈国产剧题材的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