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曼谷的青年水利专家带领村民们筑坝引流,多少为洞潜专家们的救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泰国海军,部署氧气瓶,接应孩子们,在后方保障救援工作的安全。
洞潜者们来自英国、澳大利亚。
志愿者来自中国、美国、日本……
当地人,在洞外搭起炉灶,生火做饭。
虔诚信佛的泰国人民请来缅甸的高僧,为孩子们祈福。
当然,说没有矛盾误解是假的。
来自各方的人们并不会一开始就融洽地团结一心。
理查德和约翰第一次进入睡美人洞时,泰国海军禁止他们下水。
因为如果外国人在这里出了意外,注定是件大麻烦。
一开始,理查德和约翰也无法理解当地人真情实感的祈福。
一位孩子母亲在高僧那为他求来的护身符,被理查德视为无稽。
若不是碍于面子,他根本都不想收下。
甚至,因为这位母亲自己一家是缅甸禅邦人,还没有泰国合法身份,她一度担心自己的孩子会不会得到公平的救助。
但是,有什么比生命更具重量呢?
是挽救生命,那些难以弥合的差异,反而成为了互补的力量。
水利专家用专业知识判断:喀斯特地貌下,要找到山上往洞穴中泄水的窟窿,然后将雨水进行引流,才有机会降低洞穴中的水位。
于是,他找到了一位当地老人。
因为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座山的秘密了。
大量的泄洪,会冲毁农民的田地。
农民们问专家,这样就能救男孩们吗?
专家说,我也无法保证,但至少多一丝生机。
农民们或许不懂这其中的专业原理,不懂救援方案的复杂性。
但还是二话不说答应了。
在救援的最后关头,雨势太大,引流的水管已经用尽。
传统的智慧,又解决了燃眉之急。
即使欧美的洞潜人员不信护身符,但带孩子们出来前,他们依旧将这些护身符送到了每个孩子手上。
你很难说,在这次救援中,当地人的祈福有没有起到作用。
但至少,拿到护身符的孩子们,心中多了一丝活下去的信念。
说到底,这是一个关于每一份人类的渺小力量,人性中那些光芒碎片,共同铸成巨大希望的故事。
说两个最打动Sir的细节吧。
一个是救援结束后,泰国海军撤退。
大雨中,一位军人将牺牲的萨曼谷南的遗像塞进自己的怀里。
坐上车后,轻轻擦拭上面的雨水。
一个是理查德回到英国后,从兜里发现了缅甸母亲为他们这些救援人员求的护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