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颂 3》有什么不同?
先说朱喆。
她是家里的长姐,毕业于普通职高,独自来上海打拼,从酒店基层做起,兢兢业业十几年,才坐到了房务部经理的位置。
弟弟妹妹读大学期间,朱喆包揽了他俩的全部费用,等来的不是感恩之心,而是得寸进尺的剥削。
弟弟要结婚,带着女朋友和准丈母娘来上海,名义是看病,实则是想敲打朱喆继续掏钱。
看朱喆是如何应对的?
来之前就如临大敌,把值钱的家当全都搬到了邻居家里;来之后迂回作战,找到机会就 " 卖惨 ",寸步不让。
最后借力打力,成功劝退了弟妹。
旁观的何悯鸿觉得这样当姐姐不够负责,朱喆的回答堪称人间清醒:
" 我把父母的责都包揽下了,我够尽责的了 "
谢邀,已对道德绑架免疫。
现实中没有那么多抓马,也没有谁应该成为 " 救世主 ",自我感动不可取。
再说余初晖。
她的妈妈是传统家庭中千万个母亲的缩影,被丈夫轻视、被婆家人算计,大半辈子都在逆来顺受,
面对已经习惯忍耐和退让的妈妈,余初晖选择智取,一招苦肉计把她 " 骗 " 来了上海。
面对毫无反思的爸爸,余初晖直接硬刚,要么离婚要么让渡房产,大不了就是自己养妈妈。
让妈妈陪伴在自己身边,这个举动对于刚刚独立、要同时打几份工的余初晖来说是需要很大决心的,有多少女儿有勇气背负起母亲后半生的命运?
为了让妈妈留在上海,让她认识到自己劳动的价值,最后余初晖还是退了一步让妈妈去做了保姆。
生活中没有完美的解法,凡事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对比第一季同样饱受原生家庭之苦的樊胜美,
朱喆和余初晖不仅让观众看到了问题所在,更提供了两种可参考的解题思路。
03
除了全新的故事线和对现实命题的关注,《欢乐颂 3》在群像刻画上也颇具看点。
最直观的就是人物的「松弛」和「立体」。
比如叶蓁蓁,真 · 富二代,五美之中家庭条件最优越,
但她也是性格最平和、最好相处的一个,有的时候还要充当何悯鸿和余初晖之间的润滑剂。
如果说朱喆的成熟稳重更多来自于生活的磨练,那叶蓁蓁的这种大度则是好出身的馈赠——什么都有,所以什么都不用计较那么多,待人接物自然落落大方,就像她常挂在嘴边的——
" 道不同不妨碍和平相处 "。
叶蓁蓁显然也深谙这一点,她既没有拧巴地要摘掉 " 富二代 " 的标签、证明自己,也没有借此抬高自己。
她就只是欣然接受了这件事,出身好或差,都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 " 原罪 ",它是你人生的一部分,但也就只是一部分而已。
跟叶蓁蓁可以形成对比的还有何悯鸿。
在前几集剧情中,何悯鸿堪称踩在人际交往的雷点上蹦迪。
背后吐槽新室友还被当面揭穿 ↓
邻居好心换灯泡,她反倒搬出物业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