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不对,是《欢乐颂 3》。
上一次碰到如此尬得人头皮发麻的作品,已经是六年前的事,那是一部叫做《封神传奇》的电影,那时我还年轻,还道是自身修行不够。
再历六年磨炼突遇《欢乐颂 3》,恍如激活了我尘封的肌肉记忆,当初那坐在影院尬到发麻的熟悉感如潮水般再次传至我的全身。
我多想摸着被刺痛的心扬天长叹," 欢乐颂 3,你这里欠我的用什么还?"。
其实《欢乐颂 2》的质量对比第一部就下滑不少,不过好歹是原班人马,观众念及 " 旧情 " 倒也还能得过且过。
特立独行的安迪、精灵古怪的曲筱绡、坚韧自强的樊胜美、平凡可贵的邱莹莹、内敛叛逆的关关 ······ 于观众来说,五美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他们的朋友,都不需要多么曲折繁复的剧情,哪怕拍拍她们的日常,观众们也喜闻乐见。
抱着和老朋友重逢的念头点开《欢乐颂 3》,没曾想遭遇全员大换血,和记忆中 " 欢乐颂 " 完全不沾边。
那何必还要再叫个 " 欢乐颂 " 硬蹭 ip 来夺人眼球呢?此般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实在落了下乘。
《欢乐颂 3》豆瓣 4.7 的评分里,我相信抱着 " 被欺骗 " 的怨气而打出差评的观众绝对不在少数。
有人要说了,不打着 " 欢乐颂 " 的旗号,怕没有流量啊。可有了流量没有质量,岂非是臭豆腐炒榴莲,臭上加臭?
那么《欢乐颂 3》究竟差在哪?
其一,演员差。
江疏影近些年好像陷入了怪圈,俨然已经有了女版 " 靳东 " 的趋势,在任何剧里,演起来都是一副 " 老娘天下最美 " 的样子。
演起戏来完全陷入模式化,大堂经理、柜姐、律师、科学家 ······ 不同的角色,同一套模板。
剧中她所扮演的叶蓁蓁虽说与大众印象中的科学家不符,倒也能反驳一句:科学家就不能靓、潮、美?
虽说观众看腻了她的三板斧表演,但放在剧里倒也还能凑合。
但到了张慧雯可真就忍不下去了,全剧最尬的就是她没有之一。
她扮演的公众号编辑何悯鸿怀揣文学梦,设定是偏执文学女青年,可却被她演得恍若大病一场,如今只有八岁小孩智商。
时常瞪起眼睛装天真,念台词如小学生朗诵课文,如此刻意突兀的表演方式,让人实在无法相信她也曾是 " 谋女郎 "。
杨采钰和李浩菲则是一个缺点,角色演得太扁平。
她两演绎的露西和余初晖,前者冷、后者躁,从头到尾几乎都是一个表情,难见角色起伏,我只能将这归咎于二人演技的不纯熟。
至于张佳宁,该是五个人中最挑不出毛病的一位。
她所演绎的房务部经理朱喆,沉稳有度、体贴善良,能和室友打成一片,也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将角色身上的温度通过演员的演绎成功传达给观众,这就是演员的本事。
五位主角,就一位能堪大任,这是《欢乐颂 3》的一差。
其二,台词差。
《欢乐颂 3》的台词岂止是差,简直就是糟糕,糟糕透顶。
糟糕之处在于过于掉书袋,不说人话。
看看几个人初见面的自我介绍,堪称 " 冥场面 "。
叶蓁蓁看到别人在打扫家里,主动上前科普一番生化知识我也就忍了,只当是角色爱卖弄。
朱喆主动介绍," 你好,我叫朱喆。"
叶蓁蓁:" 原来这个字读喆呀,我一直默默地秀才识字读半边呢。"
何悯鸿:"(蓁)草木茂盛的意思,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李桃花开非争艳,喆哲聪慧不等闲。都是好名字。我叫何悯鸿,人远悲天悯人之怀的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鸿。"
日常生活中真有人这样说话吗?代入一下尬得我直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