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我直言。
要求一个认为自己被绿的人换位思考情敌的难处,是不是苛刻了些?
当然。
肉叔绝没半分替土土说话的意思。
她自然不是无辜的,你甚至可以猜测,她在故意佯装无辜。
但在肉叔看来,这样的行为,谈罪不罪的实在小题大做。
只是。
私人领域中的合理行为,放到公众领域就未必是同一回事。
舆论既能助人,也能把人伤得一败涂地。
更别说借公众舆论解决私人问题这件事,本身就多少有些暴力性质。
别的不说,单看内娱明星的分手小作文,你会发现,无一不是诸方的溃败。
最相似的例子——霍尊和陈露。
同样是痴情女痛诉薄情男。
一开始,是陈露发小作文声称霍尊逼她分手,威胁恐吓她放弃 900 万的补偿协议。
正当广大网友代入手撕渣男时,霍尊却发文称真正被威胁的人是自己。
后来的事我们都知道了,一个告别娱乐圈,一个因涉嫌敲诈勒索被警方带走。
又如土土掀起的这次事件。
尽管王冰冰和徐嘉余始终保持沉默,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但两人的事业都显然遭受了一定影响。
有传闻说王冰冰已经被央视停职。
自打事发后,她也的确再没任何出镜的工作。
王冰冰发博时间停留在 7 月 19 日
徐嘉余的情况虽没女方严重,但形象受损的他,无疑此后的运动生涯都要背负着丑闻和骂名。
看吧,没有谁是这场风波的赢家。
事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不禁让人感叹,嗐,谈个恋爱罢了,至不至于啊?
但作为看客的我们,也不是全然无辜。
此话怎讲?
人类向来热衷八卦,这没啥大毛病。
科学家也做过一个 " 双眼竞争 " 的实验,让观察者观看不同的照片,证明了人类天生对 " 负面信息 " 的兴趣远大于正面信息。
但在肉叔记忆中。
从前我们打听某个明星的私生活,出发点就像窦文涛曾在《圆桌派》里所说,是把明星当作样板戏来观赏。
某某被戴了绿帽,某某离婚被夺家产,和我们自身并无多大关系,顶多是留个心眼,以后在遇到同样情况时有个参考罢了(呸呸)。
但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对八卦的态度从看戏变成入戏。
就拿近年兴起的互联网捉奸文化来说。
当某个明星官宣恋情,亦或是分手离婚,围观的看客总是执着于感情真相。
不扯太远。
王冰冰恋情曝光,广大网友便自愿充当感情侦察兵,帮她探探那男的靠不靠谱。
董子健、孙怡离婚,两人只一句简短的 " 咱都好好的 "、" 从前祝我们,今后祝你我 ",众人便脑补出 " 不为人知的真相 " ——
董子健不忠、董子健是 gay。
???
孰是孰非的争论背后,大家真正执着的是什么?
是的,感情纯洁性。
听上去是个不该出现在 2022 年的词对吧?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看到的情况是,如今就像久远的过去,一个人要是感情上出了差错,那就是天大的道德问题。
当问题再上升到男女对立——
出轨男你不骂?好,那你三观有问题。
数万人被这股怒火攒动,加入骂战中喊打喊杀。
结果是什么?
仅仅是谈了一次不成熟的恋爱,事业发展就因此付出巨大代价。
久而久之。
我们的公共空间越来越正确,我们的私人空间越来越逼仄。
更让肉叔不解的是。
看客们不仅在现实中痛骂小三和渣男,到了影视剧里,也不允许出现任何一个感情不忠者。
还记得两年前《三十而已》热播时,演员张月因为在剧中扮演别人恋情的第三者,而遭受观众辱骂,最终只好把微博设置成不可评论。
来到今年《亲爱的小孩》,剧组花了心思去刻画一个饱满、不脸谱化的第三者形象,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