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是古天乐个人信誉的严重下降。
其实在《明日战记》之前,因为古天乐的乐善好施,喜爱做慈善,所以观众对他抱有极大的包容。
但这次不同,古天乐卖力宣传后,被攻击 " 卖惨 "、" 拉踩 ",已经超过了电影范畴,上身到了个人品质和秉性的高度。
因为一部电影,让古天乐的个人信誉和名誉受损,这显然是不值得的。
可名誉这种事三人成虎,即便是捕风捉影,影响也不可挽回。
" 电影不好的地方大家可以批评,我也可以改,但我真的勇敢地去做了。"
这是古天乐面对批评做出的回应,陈恳真挚,带着无奈,但也有些许酸楚。但拍摄过程的艰辛,只有古天乐一人知道。
其二,是对港片港星的负面影响。
作为一部香港制作的电影,《明日战记》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港片的转型。
老牌港片的没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没什么好辩论的,但古仔带着满满的诚意,扛着香港电影的大旗拍摄这部《明日战记》,肯定也有改变香港电影生态的想法。
这么多年,我们看够了各种阿 sir 和各种风暴风云,终于有一部能换一换口味的电影时,却迎来如潮水般的攻击。
在这种境况下,无论是港片还是港星,可能都不敢再对新的电影业态做出更多的尝试。对他们来说拍固定的类型片,至少有钱赚还不会挨骂,何必干这种没有把握的事?
其三,当然是对中国科幻的影响。
都知道科幻是块硬骨头,大家都在看着谁敢啃,啃完自己看碟下菜。
2019 年,郭帆和吴京啃了,随后《上海堡垒》要跟风,又被打回原形。时隔三年,又有正宗科幻上映,市场的反应却不容乐观。
摸索是需要代价的。
试错是需要成本的。
中国科幻一口永远吃不成胖子,没有《明日战记》这样的电影积累经验,可能多年后,我们的科幻大门还是会紧紧关着。
我们的影迷里,有太多 " 速成派 " 了。
恨不得国足一天就踢进世界杯,恨不得科幻片一天就赶超好莱坞,怎么可能?
如果《明日战记》依旧面临这样并不客观的风评,那我国电影类型的多样性,势必会受到影响。
今天看,是《明日战记》需要我们;明天就会知道,是我们需要《明日战记》,需要古天乐。
没有什么电影是完美的,人也一样。
古天乐或许不完美,但他做这件事的勇气,让番茄君无比钦佩。
私下说,我自然希望中国多一些这样的电影人,因为百花齐放,需要这样的电影人趟雷踩坑攒经验。
那些拍烂片狂揽票房的人,充其量只能叫 " 商人 ",距离影人这个词,还很远。
但从《明日战记》开始,古天乐是我心里,真正的中国电影人。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