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灾难,暴露的是众生相。
回到纪念医院,医生们还面临着比生死拷问更大的问题——医生可以救人,但可以决定救谁、放弃谁吗?医生有权决定谁生谁死吗?
这是《医院五日》想要讨论的核心问题。
这五天,是救援行动的黄金时间。资本无情,政府无能,医院只能自救。
可是,人可以替上帝做决定吗?
03
God help us
《医院五日》中经常出现 "God help us" 这句台词。
与其说这是祈求上帝显灵帮助人类渡过难关,更像是希望上帝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别把人类的生死大权交到人类的手上——这是人类无法承受的权力。
医院里的医生从未停止探讨这个伦理问题。
剧中展示过几场争吵。
- 我认为应该最后撤离拒绝心肺复苏术的人
- 为什么?
- 他们已经签署了拒绝心肺复苏同意书
他们表示不想得到救治
- 拒绝心肺复苏术不意味着不救人
拒绝心肺复苏术意味着如果心肺停止就不做复苏术
- 那么我们就要这样决定谁生、谁死?
通过手环的颜色?
- 想救所有病人就意味着
有些原本可以撤离的人
最后会死掉
然而,这种关于伦理道德的争吵,在灾难当下毫无意义。
最终,还是要以利益最大化为考量。
人类的生命在灾难面前,脆弱而渺小。
一切伦理、道德也变得虚无缥缈。
目前,《医院五日》进度刚到一半,还未揭开医生做出最后那个迫不得已的决定的原因。
但这种伦理抉择在很多电影中都探讨过了。
《蝙蝠侠:黑暗骑士》中,小丑将一群犯人和普通人分别困在两艘装了炸弹的船上,他们拥有引爆另一艘船的遥控器,如果都不引爆,午夜一到两船的人都得死,而如果一方引爆杀死另一艘船上的人,他们就能活下来。
掌握他人生死的人性考验,揪紧了荧幕内外的人的心。
这也几乎是所有灾难片必定探讨、描写的问题。
好的灾难片,表面上在呈现灾难,本质上都在拷问人性。
因为当人类生命面临巨大考验时,人性就会彻底暴露。
《泰坦尼克号》之所以动人,不仅因为杰克和露丝跨越阶级的爱情,更是因为,当两个人面对只能承受一个人的木板时,杰克选择把木板让给露丝,自己却沉入了冰冷的大海中。
面对生死考验时,把生的机会让给他人,这是爱情的伟大,也是人性的伟大。
灾难片还映照现实。
在新冠疫情刚爆发时,2013 年的《流感》又 " 火 " 了一把。人们没想到,当时当奇观看的电影,竟然离自己这么近。
而除了影射、批判韩国的社会弊病,《流感》的创作者在当时就提出了这个问题:" 如果未来有一天真的发生这样的灾难,我们应该怎样预防?"
电影内外竟形成了一种奇妙的连结。
甚至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原来就是一部灾难片。
现在回望三年前,甚至更近的时刻,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感,几乎都能在《医院五日》中找到共鸣。
而如今已经常态化的口罩、核酸、健康码,也在时刻提醒我们,总是人类去适应灾难。
不管是真实的灾难,还是灾难片,都在提醒着人类的渺小,世界的混乱。
上帝无法帮助我们。
面对灾难,人类别无他法,只能靠着求生的本能,一次又一次地,站在风暴中。
直面它,反抗它。
一如《冰血暴》里的箴言:
你的问题是 你花了一生时光
想着循规蹈矩
其实没有规矩
我们过去是大猩猩
拥有的一切就是我们能拿的 能保护的
我们的生命
是一场赤潮
如果你不勇敢对抗
让他们知道你内心深处
还是一头猩猩
你就会被忘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