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点电影原创
2021 年,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的一段访谈,出圈了。
采访中,他提及的,是一段" 至暗时刻 "。
2003 年的冬天,还在北大读博的罗翔,在北京街头偶遇了一位上访的老奶奶。
他些许的善意,竟让老奶奶跪倒在地。
罗翔说,在那一刻,他洞穿了始终藏在抽象法律背后的那个 " 小我 "。
" 用虚伪的道德优越感,去掩饰自己的内心 "。
当说到他与主持人,百感交集,相视一笑。
这是我们少有看到的一刻。
毕竟,我们都愿意记住,最光辉灿烂的瞬间。
有谁愿意正视内心的隐秘,跌倒的瞬间?
作为旁观者,我们将目光照向他人内心的小世界时,又该得到什么?
敢于回首青涩,勇于打破自我。
这档年度最佳的谈话节目,给出答案——
先来确定:
什么叫 " 青铜时代 "?
主持人陈晓楠说,那是 " 一个人最初认清自我,也认定未来道路的重大的人生时刻 "。
但这些时刻,往往都不那么光鲜亮丽。
这一季的嘉宾,李宇春、于和伟、冯仑、水庆霞、李诞,也都有着相似的一瞬。
李宇春直白:我曾有意不想登上那一列车。
冯仑说 " 大部分人在年轻时候的梦想只写了个作文,他没认真。"
但要说这几位中,谁最不好惹,必须得是开头第一位。
水庆霞。
中国女足 " 黄金一代 " 的代表球员,5 次随队摘下亚洲杯的冠军。
最新的成就,2022 年,作为主教练带领中国女足绝杀韩国,夺得亚洲杯冠军。
但女足自诞生那天起,就注定了 " 对比 "" 影子 " 的命运:
作为竞技体育的一份子,能吃苦,敢拼搏,本应是体育精神的必然。
但先苦后甜,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等来的结局。
从球员运动员到教练,水庆霞以 " 刻苦 " 出名。
1966 年,水庆霞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
年轻好动的她,18 岁加入上海女足。
20 岁,成为上海女足进入国家队第一人。
从上海队进入国家队,遇到了更优秀的队友,教练的要求,也提高了一个档次。
水庆霞迄今还记得,刚进队的时候,教练会批评她脚法不行。
受了批评的她,内心暗自较劲。
中午不睡觉,抱着足球,在绿茵场上,一个人自己默默地练习。
付出的时间比别人多出几倍,她得到了体力和技术的回报,甚至还有了一个外号,叫 " 水牛 "。
别的老队员,踢球受伤是家常便饭,只有她,健康得连队医的面都没见过几次。
但这样的水庆霞,作为球员的生涯,却只有 " 坎坷 " 两个字。
第一次,意外落选。第二次,因伤错过,第三次,再次落选 ……
等到了 34 岁终于走进国家队,年轻已经过去,她已经是最老的那个。
她用 " 三进三出 ",轻轻带过。
但陈晓楠用一个小细节,还是撬出了她的不甘。
她每一场比赛都在做准备。
足球比赛,有三次换人机会,哪怕机会全用光了,她还在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