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着实不好办。
这样的困境在《开心无敌奖门人》里,也一样存在。
如今香港电影圈里。
你很难再见到那些天王、天后级别的嘉宾了。
新一期的嘉宾。
不怎么关注TVB的观众,真是没怎么听过这些他们的名字。
也就马国明、郭晋安、陈豪是大家常见熟人了
可,为什么《奖门人》的复出后。
在十几年前能逗乐一家大小,现在也一样能戳中大家笑点呢?
它有一个成功公式——
以"草根"为核心。
在《奖门人》里,你能看到许多关于普通民众的民生问题。
香港电车成人收费多少钱?
或是猜香港地名的题。
嘉宾可能答不上来,但,这些却是台下观众切身生活的常识。
甚至,在这样的问答题里,还有一道越南话/马来语话/泰语/菲律宾语的题。
这根本就猜不出来啊,出这种题是为什么?
别忘了。
香港是有雇外籍帮佣的文化。
不仅仅是香港一家大小能参与的节目,甚至连不通语言环境的外佣都能看着图个乐。
可见,《奖门人》的姿态,真的低到了"根"上。
还有这样的一个细节。
奖门人的摄像机,很爱往台下拍。
无一例外的,都是笑得合不拢嘴,而且,现场是中年大叔跟家庭师奶们居多。
发现了没有。
很多时候,我们内地搞笑综艺里台下的人群是鲜有阿公阿婶,阿伯阿姨的。
纵观这几年。
内地的综艺,失去了这种更普世的,更大众的笑声。
没错,我们有高级的喜剧综艺。
这几年的《脱口秀大会》和去年横空出世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成功的。
但,并不合适全家欢。
"李诞们"将喜剧化解为一种"技术",一种"语言修辞学"的形式,用拆解喜剧的方式,去做"喜剧"。
不论是脱口秀,还是"美式喜剧"。
它的确将喜剧发展,走向更为"专业化"的喜剧阶段。
但,这是一种面向白领、知识分子、学生,这群年轻人所接受的形式。
《三毛保卫战》《父亲的葬礼》
当然,肉叔并非在制造"二元对立"。
有技巧的喜剧是好的,用笨办法去与观众一起笑的也是好的。
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正想要"笑"的心。
只是……
记得肉叔看过一个综艺。
里面一名学员打着石膏参赛,并用此作梗,在嘉宾面前表演小品。
包袱、梗的效果都非常好,四位老师给出满分。
尤其大张伟十分满意。
亮分后,他们互相聊起创作灵感,学员表情变得十分凝重,开始说到:我是真的受伤了,我是怎么怎么受的伤......
何炅、李诞、陈伟霆表情惊讶,挂出一副操心脸。
只有大张伟一脸严肃。
接着,他打断了对话,露出他少有的严厉——
你真的在解释,你解释它干什么。
在他看来。
喜剧的创作就应该是一如既往,深扎下去的"不要脸"和"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