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不再需要削尖了头,靠着过人的本事,和着血泪,才走出一条专属自己的光鲜之路,传奇之路。
进入国际超模圈的国模,也是如此。
"网红超模"赵佳丽,在2018LV早秋场,是唯一的一位中国面孔,还在DIOR大秀中担任开场模特。
她不再需要参加什么模特大赛,不需要在模特公司摸爬滚打,不过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被模特公司看到她在微博上的自拍照,便一路进军国际超模行列。
如"野生模特"陆仙人。
一个农村小伙,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训练,跟时尚圈也扯不上一点关系,只是日复一日坚持在网上发自己的走秀视频。
把在田间各种走秀视频传到了YouTube后,竟然也收获了一大批海外粉丝。
如今,直接被国外秀场邀请走秀,一举成为国际超模。
像这类从社交媒体进入国际超模圈的国模,只会越来越多。
门槛降低的同时,新一代超模也越来越低调。
其实,在刘雯之后,新生代超模更换了一茬又一茬,有些甚至拿下了比上一代更耀眼的成绩。
如已经在T台上常驻了六年多的新生代超模贺聪,经常被称为"下一个刘雯"。
2018春夏时装周,贺聪就以40场走秀,31场顶级秀的成绩,拿下SS18 TopShow全球第一的宝座。
只不过,她们身上的"超模"光环在逐渐变淡。
超模圈也不再流行灰姑娘叙事。
对于这些新生代的00后模特,你会发现她们的个人经历是模糊的,鲜少有人报道的。
她们不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叙述自己低微的出身,自己闯荡欧美时尚圈的惨痛经历,自己遭遇的歧视。
或许是,她们也不再需要经历这个过程了。
缺少了这一神话叙事后,大家只会把关注点放在她们的专业能力上:
走了多少场秀,上了多少杂志的封面,代言了多少品牌。
也因此,她们的影响力,渐渐只能停留在时尚圈,很少再像上一代一样,从模特行业里破圈,成为大众明星。
从某种程度上说——
在这个时代,国际超模已经被"祛魅"。
当超模不再被包装成进入一个"上流世界"的美梦时,它回归到最本原的面目:
一个职业而已,只不过是一个具有审美价值的职业。
《十三邀》里,许知远采访吕燕时,感叹一句:
"某种意义上,模特是不是一个很保守的职业呢?"
与其说是"保守",不如说模特已经变成一个非常传统的职业。
就像"空姐"这个职业,伴随大家对飞行越来越没有陌生感,飞机已经成为一种普通的交通工具时,"空姐"就已经变得不再高端。
中国用20多年的时间,完成了对"超模"的所有神秘而光鲜的想象。
90年代,奢侈品牌一般在中国超模里寻找代言人,象征时尚和高贵。
模特大赛出道,曾被称为"第一名模"的瞿颖,广告代言一度拿到手软。
中国大饭店的门前为巴黎时装设计师皮尔卡丹做时装表演
后来,奢侈品不再是"模特"专属。
影响力更大的明星,成为了奢侈品牌代言的首选。
1997年奢侈品牌还鲜少选择艺人代言时,Prada男装就为帅气的金城武破了一次例。
到现在,人气与流量更高的明星,更是成为品牌代言首先考虑的人选。
如2019年, Prada宣布95后偶像歌手蔡徐坤成为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