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又陌生的路,他反复思考该如何走出去。
不久后,他前往英国游学散心,躺在异国他乡的小屋,他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可怜与孤独。
" 没有观众了,也没有人喜欢我了。"
庆幸的是,他从未放弃过争取机会,回国后依然投入到演艺事业中,坚守机遇的到来——
直到《还珠格格》抛出橄榄枝,邀请他出演 " 五阿哥 " 永琪。
不同于舞台上的万众瞩目,在《还珠》片场的苏有朋,身边连个助理都没有。
为了抓住难得的机会,他放下所有的包袱,把心态归零,以一个新人的姿态做起。
1998 年,《还珠格格》播出,最高收视突破 62.8%,创造中国电视剧有数据统计后的收视纪录,并获得第 17 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连续剧奖。
对苏有朋来讲,这份成绩,丝毫不亚于在小虎队时的成就。
他与林心如一同参加粉丝签名会,和在场 8000 名粉丝合影时,百感交集。
从成功到失败,再到重新获得成功,个中滋味只有他自己知晓。
此后,苏有朋继续活跃在荧屏与银幕——
《红娘》里仪表堂堂的张生、《绝代双骄》里外冷内热的花无缺、《情深深雨濛濛》里古灵精怪的杜飞、《倚天屠龙记》中侠义为怀的张无忌 ……
图源《倚天屠龙记》
他帅气、青春的形象,一度成为国民小生的最佳代言。
直到 2009 年《风声》上映,那个阴柔风骚的白小年,颠覆了公众对他的认知。
出演这部戏时,苏有朋顾虑最多的不是自己的形象,而是:我能不能演好?
他特意去北方昆曲剧院学习,吊嗓子、兰花指等基本功一样不落。
即使很久以后面对记者采访,他依然能熟练唱出当年学习的唱段。
这样的功夫,也助他获得了第 30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颁奖礼上,苏有朋泣不成声。
这只是他众多荣誉之一,却是他最感慨的奖项。
" 一个偶像出身的艺人,要付出多少才能走向这样的舞台。"
往后的岁月,他继续实现着身份上的突破:
2012 年第一次尝试当制片人,拍摄了《非缘勿扰》;
2014 年首次担纲导演,执导电影《左耳》,捧红了杨洋、欧豪、马思纯等一大批新人;
图源《左耳》
两年后转型指导悬疑推理片《嫌疑人 x 的献身》,改编知名作品的压力并不小,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
" 不只把这个作品当娱乐片来看,而是作为一部精确到每个细节的高智商推理电影来打造。"
电影上映后,成绩不俗,刷新了内地犯罪类型电影新纪录。
苏有朋不断超越着自我,也一次次推翻着以往的形象。
回看苏有朋这三十年来的星途,仿佛每一步都不在外界的预料当中。
出道后被公司包装成 " 乖乖虎 ",要求时刻保持乖巧可爱、开朗懂事的形象,可骨子里那份反抗与叛逆,从未磨灭。
为了维持品学兼优的人设,高二时成绩全班倒数的他,硬是在高三闭关苦读,并刻意选择了台大非常难考的机械工程系。
成绩公布时,苏有朋成了万千青少年的楷模,是无数家长心中 " 别人家的孩子 "。
只有他自己,听到了心底最真实的声音:这不是我想要的。
于是在大三时不顾骂名毅然休学,哪怕要经历从 " 全网捧 " 到 " 全网黑 " 的巨大落差。
而后做演员,以他的颜值优势,主演国民级偶像剧信手拈来,可他偏要选择突破与转型。
拍完《刁蛮公主》后,苏有朋不再接类似的角色与题材,直到等来《风声》的白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