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块的出车费,救护员能拿到一半。
相应的,病人多了,医生和护士的提成也更多。
一个救护员,一个医生,一个护士。
三个医疗系统重要环节的代表,开口闭口全是钱。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大公司做生意。
不过这话也没错,在一些医生眼里,医院就是个一本万利的生意。
既然是生意,门道也是五花八门。
比如,有的医生,一点小病也能开贵药。
一个父亲带着孩子来看病,孩子有点咳嗽。
门诊医生简单看了后,果断开了诊断书。
上呼吸道感染,打一个礼拜针,用最新消炎药。
父亲有点疑惑,这么小的病,一般吃点药不就行了么。
医生立刻不耐烦:
「你会治还是我会治」
父亲点头称是,赶紧去拿药。
路上正好遇到在医院当值的表妹。
表妹看了眼处方,无奈的笑了,领着他去找另一个医生。
一看,根本没大事,吃点普通药就行了。
同一个病人,两个医生,两种结果。
连医生自己都说,这年头不找熟人不看病,是有道理的。
开贵价药,还算有迹可循,好歹也能真治病。
有的医生,干脆空手套白狼。
一少妇感觉不适,去第一医院基因诊疗中心做检查。
谁知医生说,她有淋病,应该是被丈夫传染的。
第二次,丈夫也跟过来了,明确说自己没有症状。
医生却说,男性生理构造不一样,很可能在潜伏期。
然后大笔一挥,开了一万多块钱的高价特效药。
还给他们科普了一下淋病发展史,说的有鼻子有眼。
单子开完,丈夫反复确认诊断结果无误,笑着道谢。
下一秒就一脚把医生踹到了地上。
原来,他们已经去省防疫中心再次检查过,两人根本什么病都没有。
这部剧并不夸张。
现实中,刘翔峰的生意算盘,更加打得啪啪响。
对于急诊病人,频繁进行机器人手术,中饱私囊。
为了夸大病情,他还用其他重病患者的结石、血液来冒充自己病人的。
在这些匪夷所思的操作下,刘翔峰每个月有近数十万的灰色收入。
如果说过度治疗只是谋财。
那人浮于事、技术不精导致的误诊,则完全是害命。
《红十字背后》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
一个患者头部遭到重击,入了急诊室。
主治医生要求立刻做脑部CT,不容耽搁。
护士和家属火速推着病人去CT房。
可把CT房的门敲破了还是没人应。
镜头一转,画面对着CT房里。
原来屋里有人,三个技师正围坐在一起打牌。
一个人手头正旺,拉住了其他人,怎么也要玩完这一把。
门外人急得要死。
门内人却优哉游哉,还自我安慰道:
「做CT能有多着急,先不开」
终于,10分钟后,技师们才慢慢打开门。
面对患者的抱怨,他们还振振有词:
「穿衣服、准备机器都要时间,你们急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