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剧集暑期档
文|符琼尹 张嘉琦
编辑|周亚波
今年的暑期档的首要感受是被古偶剧 " 承包 "。
前有豆瓣评分破 8.0 的《梦华录》,后有吴磊和赵露思联袂上演的《星汉灿烂》,再加上口碑两极化但热度居高不下的《沉香如屑》,以及在 8 月异军突起的《苍兰诀》,不同套路、各种风格的古偶剧轮番上场,各显神通,播出时间线上几乎覆盖了整个暑期档。
相较而言,市场大类都市剧和近几年势头正好的悬疑剧,则相对 " 夹缝求生 ",无论是口碑尚可的《天才基本法》《胆小鬼》,还是拥有 IP 或流量先机的《少年派 2》《欢乐颂 3》和《冰雨火》,在热度方面都无法与 " 古偶四小花 " 相比。
虽然剧集市场的底层逻辑并未发生变化,平台依据项目体量、主演阵容和招商情况定级和排播,并匹配与之相对等的宣传资源,但这个暑期档仍然呈现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趋势,即:话语权更多地流向观众。
演员方面,空降播出的《苍兰诀》瞬间引爆市场,出乎意料的播出表现推翻了 " 定级论 " ——流量明星不再是刚需,大 IP 也同样不是,改头换面的《欢乐颂 3》哑火,播出前呼声甚高的《少年派 2》也未能达到观众预期。
内容形式方面,长短再次被讨论,开局不错、但播出战线相当长《星汉灿烂》,后期被《苍兰诀》分走了热度;续集方面,《欢乐颂 3》《少年派 2》各有争议,《民国大侦探》成为了《民国奇探》换形式的续集,反响不一,倒是《二十不惑 2》口碑不错;商业模式上," 起死回生 " 的超前点播,也全靠观众决定是否 " 物有所值 "。
在这个暑期档,观众的声音很大,用每一次点击播放键,每一条在社交媒体的评论,做出了他们内心的选择。而这种选择,足以与一切逻辑相抗衡。
平台的 S 级和观众的 S 级
暑期档古偶 " 四小花 " 中,最初招商最好的无疑是优酷的 S+ 级古装剧《沉香如屑》,一集出现的品牌数量都在 3 个以上,最多的一集出现了 8 个。
而 8 月最火的《苍兰诀》,则是其制片人王一栩承认的 " 我们招商的确不多 ",因为 " 平台广告是根据演员知名度在播出之前进行招商的 "。不过后来随着同期热度逐渐攀升,声音变成 "《苍兰诀》不断刷新同类型 VIP 会员数据记录 "。
平台的 S 级、A 级等诸多分类,多是从项目组盘期,就按照 IP 数据、演员流量来确定的投入,与每个级别对应的,是前期制作成本、后期宣传发行服务费用的体量。
但平台的 S 级和观众心目中的 S 级,总是很难对到一起。过去这些年,S+ 级古装剧,总是在豆瓣 6 分以下徘徊,剧集各方面数据良好,可热度总是停留在粉丝做的数据表格里,很难真的被大众感知到。
比如今年暑期档古偶 " 四小花 " 中,招商最多的是《沉香如屑》,但热度最高的无疑是一头一尾的《梦华录》和《苍兰诀》,且《沉香如屑》的豆瓣评分也是四部里最低的,仅有 5.9 分。
这不是今年平台取向与观众选择的第一次错位。《猎罪图鉴》的编剧贾东岩,曾坦言在作品面世前,已经不太有信心:"《猎罪图鉴》的评级并不高,播出平台也被分销了。刚开始它并不被看好,我们也因此产生过摇摆。片方的判断是依靠他们的经验和对观众的了解得出的,那么是不是我的判断出现了失误?" 他在一次采访中说。
后来,《猎罪图鉴》成了今年一季度的一匹黑马,也是今年到目前为止热度、口碑最高的悬疑剧。
今年几部作品连续失灵,似乎预示着,平台到了重新审视自己判定逻辑的时候。如果 " 真观众 " 质疑颇多的流量小花、小生们在平台的选角池里获得的就是最高待遇,平台再抱怨部分演员片酬过高破坏市场,就显得没有道理了。
长剧 " 反击战 "
时间倒回两年前的暑期档," 迷雾剧场 " 从一众剧集中脱颖而出,连带着短剧集成为热门话题。2020 年被看做是短剧集的春天,在连续剧大盘下滑的环境下,短剧有效播放 154 亿,同比提升了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