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润的身材却登上纽约时装周 T 台;
大肚便便却穿着紧身衣大跳体操;
身材臃肿却在舞台上劲舞。
丑,但不自卑。
辣目洋子的自信,成功吃了反向福利,甚至被誉为反身材焦虑第一人。
这样一位不被身材束缚,不被传统审美所约束的姑娘,成功引起关注,吸引一波粉丝。
但问题是,辣目洋子的自信过了头,错把丑当资本。
丑,成了她的代名词,不怕丑,成了她的个性,但不怕丑并不代表刻意扮丑迎合部分观众的心理,同时还标榜自己的自信与独特,再迎合另一部分观众的女权心理。
随着名气的增长,辣目洋子更加放飞自我,无论是在节目中,还是在《玉楼春》、《珍馐记》、《日不落酒店》等影视剧中都能看到她的刻意扮丑。
此行为,说好听点叫自信,说难听点就是审丑,而且是在潜移默化中逼着观众去审丑。
同样是普通长相的李雪琴,从不会恶搞自己。
没有好身材的杨天真,从不会在外形上糟践自己。
走谐星路线的贾玲,也从未靠贬低自己的形象来获得流量。
同样的,韩红、马丽、王莎莎、鄂靖文哪一个会刻意扮丑?
一边刻意扮丑,一边又标榜自己独立自信,辣目洋子的种种行为不叫放得开,而是叫变相吃审丑红利。
不知从何时起,审丑,成了一种流行。
因理发意外走红的小吴、油腻的人类高质量男性、毫无底线的郭老师、满嘴脏话的铁山靠 ……
当这些人成为网红,还被相当一部分人追捧时,其实就是审美观的改变。
还有哗众取宠的 ESO、TMT、时代马戏团。
当既没内涵又没皮囊的他们用恶意模仿的方式走红,靠丑、恶搞等手段吸引大波关注时,其实就是审美观被潜移默化地控制了。
喜欢丑,喜欢恶搞,喜欢哗众取宠,审丑如同一股妖风席卷着当代年轻人。
殊不知,这股妖风的危害。
没有一个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仅仅是追求垃圾快乐,而这垃圾快乐正在荼毒着年轻人。
04 拼丑不如拼实力
当审丑有了流量,那么扮丑的人,就会蜂拥而至。
辣目洋子凭幽默被发掘,靠扮丑被熟知,却又因为吃审丑红利引起反感。
她一直标榜自己努力,才配得到如今这一切。
但殊不知,她努力错了方向。
从小想做演员,不顾家人、朋友的反对与嘲讽始终坚持自我,最终实现了梦想。
搞笑,尝到甜头,就不停地搞笑。
扮丑,尝到甜头,就不停地扮丑。
本可以凭借演技接演多元化的角色,却怎么也跳不出扮丑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