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好歹,能不再被认为只能是 " 吊车尾 ",也即像前文说的,稍微摆脱了霸总的魔咒。
靠的,也是他那点热血。
日漫少年的热血,自尊心很强,不愿轻易认输。
王鹤棣身上如中二少年般,知耻而后勇的热血劲头,还挺明显。
没天赋,他认。
但他不认栽。
对于演技和口碑,他并非不在乎。
相反,他很较真。
去年王鹤棣因《遇龙》被全网嘲时,恰逢《苍兰诀》拍摄期间,伊峥导演力排众议,发了一条力挺他的微博。
他也一直惦念着。
直到看到最近《苍兰诀》播出后的反响,他才去评论回应。
而较的这份真,不只停留在口头上,当然也付诸行动。
曾经被嘲 " 古偶丑男 ",如今在《苍兰诀》里,却能因为仪态喜提热搜。
虽然读书时是空乘专业,但出道初期的王鹤棣,仪态依然很虐。
为了演出东方青苍的威严和霸气,王鹤棣把健身、背背佳、靠墙站这些老法子都用上了。
但最管用的,还是有意识地绷着一根线,时刻提醒自己进入角色状态。
来源 | 狐厂大拷问
因为演技被嘲,他便对着镜子练习眼神。
如今再演高冷霸总时,终于不再两眼放空。
这次的表演技巧,比之前用得准确一点了。
比如,中了同心咒后,不得不和女主同喜同悲,女主一哭,他的眼泪便得不受控制地流。
虽然设计感很重,但恰好这次是一个漫画感很强的角色,这么演不算错。
不止自己设计。
为了呈现和女主互换身体后的状态,他还通过观察女主,在提裙摆、眼型变化这些细节上,模仿对方的表演。
东方青苍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这个角色,允许表演痕迹较重的,也足够夸张的演法。
这对一个新人来说,是很友好的。
但,要把王鹤棣的进步完全归因于合适或运气,也不够公平。
毕竟,从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的暗暗努力。
我想起之前看到的一个细节。
王鹤棣在微博发了一个女团舞视频,结果被人发现放在角落,用来做普通话练习的白板。
王鹤棣显然是知道要成为一名演员,自己有多少项没达标。
仪态被嘲,就练仪态;
口音不行,就练口音;
神情木,就练神情。
当然,不是说练了就一定行,就一定得夸。
结果也可能还是进步不大。
但起码一个差生演员,抱有一雪前耻的努力,是值得鼓励的,总比在一套模式里躺平的那些演员,更认真。
走不走得出一个标志性角色的魔咒,很靠天分,靠不了天分的时候,那就看对自己能多狠,决心有多重。
最近张翰的新剧《东八区的先生们》上映,两相对比下,这种感觉更为强烈。
剧里的张翰,设定不是霸总,可还是按原来的霸总配方,演出了熟悉的油味,甚至还多了几分爹味。
生生粉碎了慕容云海的童年滤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