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影片迎来了第一个惊险桥段。
也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
返程途中,梯子全部掉落,其中一个姐妹悬在半空。
扒叔原以为,这是片子最震惊最揪心的地方。
殊不知,这只是开胃菜。
俩姐妹费劲巴拉,又回到了电视塔顶端。
接下来,她们要怎么生存?
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保暖装备。
真正的恐怖,才刚刚开始。
也就是说,影片后半段变成了极限求生式恐怖片。
在生存险境里,最可怕的其实不是险。
而是希望燃起,又被反复浇灭。
二人绞尽脑汁,尝试了各种求救方式,均宣告失败。
比如,用手机敲好求救信息,然后跟填充物一起装进鞋里,从高空扔下。
希望能重新出现信号,将信息发送出去。
结果,手机摔碎了,啥用没有。
再比如,看到有人在附近出没,二人赶紧用信号灯传递求救信息。
结果,对方却趁机把她们的车给偷走了。
求助信念被反复泯灭。
接下来,就是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折磨。
先说身体。
没有食物水源供给,她们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
而且俩人都受了不同程度的伤,远处的秃鹫闻到血腥味,将其视为濒死猎物。
动不动就来视察她们的生命状态,等待收获美食。
心理折磨,也很要命。
二人在交谈过程中,逐渐发现她们竟喜欢过同一个男人。
这给本来就焦灼的关系,又添了把烈火。
没什么比好姐妹和前任男友都背叛自己,还要难过的了。
人性背叛,可比虎视眈眈的秃鹫更可怕。
这下可好,生存难题还没解决,她们又多了一道友情选择题。
接下来的内容。
充斥着的大量幻觉臆想和血腥暴力情节。
扒叔暂时先不剧透。
只能说,最终有人活了下来。
但过程极其残忍与绝望,残暴程度远超上述截图。
生者只能依靠最原始的动物本能,才能争取活下去的可能。
整体而言,影片是部合格的惊悚片。
它不走高深路线,只求能刺激、爽、吓人。
在此基础上,再加点现实隐喻就够了。
吓人桥段,扒叔前面说过了。
最后说说它的现实隐喻。
导演借姐妹俩的遭遇,提问了一个疑问。
极端运动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挑战自己的极限,还是为了在社交平台出名涨粉?
如果出发点不对,那势必要为虚荣心出代价。
除此之外,导演还讽刺了现代社会对于电子设备的依赖。
比如,人们就算身临险境,也一定要拍照 / 录像。
以及把求生希望,全部寄托在手机和无人机上。
不过编剧下笔最狠的地方,还是对于人性的拷问。
两位主角,原本有两次获救机会。
只要发射信号灯的时候,路人愿意往前走几步,了解一下现场情况。
只要无人机被碾压的时候,司机愿意拾起来,查看里面的求救纸条。
那么,她们就可以摆脱陷阱。
可惜,两次求救,都因为路人的冷漠,而画上句号。
原来在绝境面前,最可怕的还是自私自利的人性阴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