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央视主持人李瑞英,正准备直播《新闻联播》的时候,一个电话扰乱了她的思绪。
“你儿子不慎坠楼,浑身是血,正在医院抢救。”
一句话,彻底让李瑞英慌了神,她迫不及待地想要赶往医院,可距离《新闻联播》开播只剩下不到30分钟的时间了。
一边是儿子,一边是工作。
两难的境地,最后李瑞英选择了后者,她含泪说出28个字,然后继续坚守在岗位。
李瑞英曾在央视工作了28年,一直保持着零失误的状态,即便是儿子坠楼也仍然坚守岗位。
可谁也没想到,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该颐养天年了,却饱受争议。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如此优秀的李瑞英为何会饱受争议?当初她说的那28个字又是什么?
1.
李瑞英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她的教育就很严格。
要求李瑞英学习和体育全面发展,还希望她以后也能成为一名保卫国家的军人。
可是小小年纪的李瑞英对这方面根本不感兴趣,反而对超市里的收银员有了很大的热情。
有次她帮父母去超市买菜,专门来到正在数钱的收银员姐姐面前,软软糯糯地问了句:“姐姐,怎样才能成为和你一样的收银员呢?”
一听这话,收银员愣了一下,然后笑着告诉她:“好好学习,以后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收银员的话仿佛有魔力,瞬间让李瑞英眼前一亮。
从那之后,李瑞英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拼命学习。
成绩持续保持着名列前茅的状态。
可是人终究会长大。
渐渐地,随着年龄增长,李瑞英不再想成为一名收银员,而是想当一位播音员。
她觉得电视上的播音员端正又大气,很是符合自己心目中的追求目标。
于是李瑞英便跟着同学一起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
当时报考的学生有很多,需要在外面排队等待。
就在这期间,李瑞英来到一个保安亭下休息。
好巧不巧的,她看到一个戴着眼镜的老人眉头紧锁,死死地盯着报纸,像是很费劲的样子。
热心的李瑞英来到他身边,温柔地问了句:“需要我帮您念一下吗?”
听到此话,老人也不见外,将手中的报纸递给了李瑞英。
不得不说,李瑞英的声音条件确实很好,声音洪亮,底气很足,念得每个字都很清晰,就像广播里的女主持一样。
听完李瑞英的声音,老人投来欣赏的目光,夸赞道:“以你这水平考上广播学院不成问题!”
老人的话给了李瑞英很大的鼓舞,她内心也坚定着自己可以考上。
或许是天赋异禀,也或许是被幸运之神眷顾着。
过五关斩六将,前两场考试,李瑞英非常顺利地就通过了。
第三场也是最后一场考试,据说是最难的一关。
李瑞英有些紧张,她紧紧地攥着已经出汗的手心,然后迈进了考场。
刚一抬眸,眼前的监考官瞬间让她愣住了。
这不是保安亭的那位老人吗?
老人是播音系的教授,也是李瑞英以后的老师,名字叫做张颂。
张颂朝着李瑞英面带微笑地点点头,像是在给她打气。
那一刻,李瑞英身上的紧张荡然无存。
她非常顺利地通过了考试,进入了北京广播学院的播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