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第一部的老粉已经知道。
第一部的李庚希这次只打打酱油,用留学的噱头淡出主演,将位置留给新的姐妹花。
——就像你生活中,现实友谊一般的聚散无常。
回归正题。
如果要问相比第一部,第二部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大概是随着主角们的成长,从校园情感剧到都市职场剧的彻底转型。
她们,集体进入25岁大关。
就拿梁爽来说。
作为千万级别的主播KOL,一反校园小女生的"恨嫁"姿态。
每天睁开眼睛就是忙着思考——
选品有哪些,几点开播,品牌方优惠与链接价格,这个季度的营销总额是多少,是否变换美妆赛道,双十一自己能否破纪录……(哪个电商人的DNA狠狠动了)
什么?你说她不是有男友吗?
对不起。
曾经的恋爱脑已经死了,现在的她,是钮祜禄·独立女性·搞钱机器·爽。
今晚我有个会
就不能陪你看电影了
姜小果也是一样。
从前的贫民窟女孩,如今的金融白领。
在出租房和公司两点一线的她,每天想着这笔奖金能不能买个厕所,那笔提成是不是可以铺完瓷砖……
试问有什么比房奴更苦?
答案是,你连做房奴的资格都没有。
我这不是首付款还没凑够吗……
至于大宝和小丁。
放一块儿,属性正互补。
一个是落魄富家女,一个是隐藏潜力股;一个愁钱一个缺爱;一个负责整部剧的现实兜底,另一个的画风就是粉红泡泡……
然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社会舆论对于女性的标准停留在了25岁。
外貌、生育能力、择偶价值……似乎种种都从此刻开始走下坡路。
但这四个女孩告诉你。
二十五岁不是什么狗屁分水岭。
它标志着一个人有了社会的入场券,领到了通往成人世界的说明书,进入到把控人生航向的黄金时期。
她们,面临眼前无数选择。
02
里外皆围城
一句话是概括不了这部剧的。
因为它最大的特点,也是它最大的优/缺点:慢。
——慢得就像生活本身。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女孩们的故事无时无刻不透露着她们的气息,鲜活的就像一个个擦肩而过的"深漂"。
就让Sir拿其中一人来讲。
梁爽。
身为大网红,住的,是视野开阔的市中心楼盘;
用的,不是大牌就是高奢,数量多到必须用标签分门别类。
但人家专业也专业。
东西会编号排序,方便职业需求,测评记录。
男友帅气体贴又主内,配合她昼夜颠倒的直播生活,回到家里还有夜宵吃。
职场情场双得意。
这配置,就像开局俩王四个二——想打烂都难。
△ 真"爽"文
有人可能会问。
这不就是妥妥的大女主人设吗?
但《二十》显然不是玛丽苏。
因为它一上来,就抛给了梁爽最大的难题——当工作与生活不能平衡时,你会如何选择?
第一回合,恋爱周年日,梁爽在餐厅偶遇生意伙伴:事业vs爱情?
而她的选择是:
带上男友去应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