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失落。
看起来一帆风顺的事业,也起源于被动、耳朵软、遇见什么就做什么。
考电影学院,并不是因为自己爱演戏,而是被人劝说,再加上自己身无长技,所以姑且一试。
虽然凭借外形优势以第一名考取,学业却并不顺利。不爱演戏的她,成了电影学院倒数,曾经被老师指着鼻子骂:
滚回杭州去。
尽管实际上,她成绩不俗。
崭露头角的欧阳兰兰,热烈、狠蛮、冷艳、蠢气。
在 " 反派该死 " 的年代,依然有观众叹息。
△ 《永不瞑目》
正直、讲原则、嫉恶如仇的杜小月,也多少有她本人的影子。
△ 《铁齿铜牙纪晓岚》
高国民度作品傍身,并没有消弭袁立的孤独。
或者说,戏,也没有让她有依归感。
她又向外找存在、找寄托、找自身意义。
她找娱乐圈碴子,却更多地投身到公益事业。
" 我本来没想这么深地走进去。但是我去了,看到了,和他们建立了联系,我愿意为他们做事。"
△ 袁立与尘肺病人
但,当她试图关注社会民生,试图在微博传递自己的观点,却受限于自身性格和知识文化水平,总是发表一些急躁的、窄缺的、不够全面性看待问题的观点,犯下一连串常识和立场的错误。
这也导致她微博禁言,公众形象一落千丈。
不论是民生大事,还是娱乐小闻。
她始终有一种随波逐流、却又斩钉截铁的坚定姿态。
使她一时听风就是雨,东倒西歪;
一时却又显得尤为固执、直愣、武断," 像个疯子 "。
而这两种姿态的矛盾、交叠、混乱,就说明她早就疯了吗?
未必。
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笃信,往往意味着十足的不信。
或者说,她正是需要一种坚定百倍的姿态来维持内心的秩序和相信。
她的很多事迹,本身也是因为她想要使周围的一切,维持周转在自我能够接受的良性规则里。
对自身,对工作环境,对社会。
对这个世界理应的道理。
所以她常常攻击一些冷漠、虚伪、拼咖位、拼玻尿酸脸,以至于和彭于晏换个座儿,都要连买几天通稿来说。
她又曾对宗教十分虔诚。
然而,如同她形容李红逢凶化吉的话——
" 她百分百是被上帝救了,可上帝为什么不救我呢?"
宗教也没能让她停止躁动。
获得平静。
这是 Sir 为什么说,说袁立 " 疯了 ",是一个太过粗暴的答案。
围观袁立的 " 疯了 ",本身也是一种疯了的娱乐至死。
她不是没有秩序,秩序混乱,反而因为太有秩序。
这样的人才最不容易获得平静。
但。
又如同斯琴高娃评价她,袁立胜在会反省,会拿出来讲,会自我调整。
确实。
有人逃进爱情或家庭,有人遁入宗教,有人逃进戏中。
又或是纸醉金迷,藏进名利棺椁里,变成漂亮的假人。
袁立却始终寻觅着。
敲着门,被拒之门外,继续敲着门。
短暂进入一扇门后,她又敢如旧摊开着,这确实是一种莽而疯的勇气。
回到开头的问题。
一个明星消失了,会去哪里?
周转过爱情、家庭、戏文、社会、宗教这一扇扇门而不得入后。
很多人说,她现在被文学收容了。
Sir 突然想起一则旧闻。
袁立曾经亲自设计了自己的房子。
她希望这个包裹自己的安全的壳,楼梯是白色的,整体风格应该要古典。楼下住着她收养的流浪狗 Coco,因为它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