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背后的律师,才是真正的闷声发大财的大哥 明星的律师都干嘛 律师谈明星 他是个大明星了,只能通过律师明星背后的律师,才是真正的闷声发大财
△这种情况被起诉确实是哑巴吃黄连
这位真名叫王吉胜的网友一时没钱赔偿,不仅上了征信黑名单,还得省吃俭用当保安把钱给补上。
吴某人东窗事发后,朱律师惊觉自己也遇上了舆论危机,因为网友们纷纷指责他帮吴某人打过官司坑过穷人,最后差点被网暴的朱律师选择给王吉胜打款 10000 元息事宁人。
△朱律师给王吉胜留言:好好生活!
但终究做的是娱乐圈生意,黑红也是红,朱律师的业务可没因为吴某人出事而受半点影响,律所成立七年来总共代理了2448 件案子,甚至还在海口开设了分所。
即使明星维权侵权案的收入大多都在几万至几十万之间,但星权赢就赢在数量上。
在庞大的客户资源支撑下,事务所平时根本不愁没案子接,而这些案子做多了也是轻车熟路,到最后就跟搞批发一样,不然也没法短时间内完成如此多的代理案件。
退一万步讲,一封律师函再便宜都要花费上千元,按内娱的发函力度,每年光是发律师函都够星权吃个饱,更何况发函内容都被网友质疑过是否在纯套模板。
不过作为新势力的星权,在知识产权领域还是难敌行业老前辈 ,比如国内最早开展影视传媒业务的浩天信和事务所或是在此细分领域更早耕耘的娱乐版权律师们。
△浩天信和创始人马晓刚,在做全职律师前曾担任过国家版权局处长一职
在娱乐法大框架下,星权主做的明星肖像权和名誉权的维权业务其实只占据有限 的市场份额,所以星权的客户群体同样也是这些娱乐版权律师们的客户,实现了高度重叠。
相比于堆量壮名气的模式,娱乐版权律师更乐于代理一些干一单吃一年的案子,像是大型 IP 收购与纠纷、明星艺人解约等业务。
△国内知名知识产权律师王军的案子,比起批量维权业务会更加专业
这些业务的案值基本都上了千万,假如是遇上某个顶流和老东家解约,那解约业务的案值可能会飙升到五千五万至一个亿,在这样的高额案值下,律师费纵使是雁过拔毛,也能狠赚一笔。
当年,王军和马晓刚都参与过吴某人与韩国 SM 的解约案,最终让他顺利归国搞钱。后来,王军在吴某人出事后也在亲自在电视上「点评」送走了他。
△艺人的一生都有得他们赚
随着艺人越来越热衷于建立明星工作室以及转型幕后 担任制片人,在艺人合同纠纷、作品版权纠纷上会产生更大的市场潜力,再加上当前国家对于艺人的监管趋严,无论是限薪令还是税务稽查,都会让艺人产生相关的法律咨询需求。
过去的知识产权律师并没有专攻娱乐传媒领域,都只是将其视作一个业务分支。如今,时代变了,他们需要给瞬息万变的娱乐产业提供 定制化 的专业法律支持。
△《北京爱情故事》版权纠纷案
给亿万富豪提供全方位资产管理方案的叫家族办公室,如今,不同细分领域的律师们也深度参与到娱乐圈的资本化进程当中,逐渐给明星们担任起家办一样的职能。
相比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好莱坞明星体系,内娱市场的蛋糕已经做到极限了,没了某峰和吴某人,很快就有新人来填补这个空位。
△曾经的四大顶流已经被除名两个了
所以,无论明星怎么得势和失势,帮你办事的律师总能开锅,就算委托人把自己干废了,干这一行的律师只要成功打进了圈子,就永远不愁没生意。
圈子才是最大的客户,但进圈子 没有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