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女孩被性侵囚禁3096天后逃出,得知凶手自杀后女孩自责痛哭
娜塔莎的父亲这时提出,肯定不是一个凶手。
警方也回想到之前依西塔的供词,追问娜塔莎,沃尔夫冈是否有同伙?
但是娜塔莎一口咬定,只有沃尔夫冈一个绑匪。
当事人的否定,让警方也无可奈何。
在娜塔莎的父母接到警方的消息时,立刻赶到了警局去接自己的女儿。
却遭到了娜塔莎的拒绝,而且当时娜塔莎已经18岁了,所以警方也就尊重了娜塔莎的决定,并将娜塔莎写的一封信,转交给了娜塔莎的父亲。
在这封信中,娜塔莎告诉父亲,自己不想接触外面的世界,想要自己待一段时间,等自己调节好以后,再和家人们相聚。
警方其实对娜塔莎的这一行为非常疑惑。
先是娜塔莎为了沃尔夫冈的死而自责,现在又是不愿和自己的家人见面,她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心理医生解答了警方的这个疑惑。
因为娜塔莎从10岁就开始被沃尔夫冈囚禁,所以刚从“地狱”出来的她,还无法信任任何人,包括她的父母,所以娜塔莎才会抗拒和父母见面。
对于娜塔莎的这些心理,心理医生断定他得了一种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心理病。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称为人质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甚至协助加害人。
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他们的生死操控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解救者当成了敌人。
这也就是为什么,娜塔莎会在得知沃尔夫冈自杀时痛哭。
对于心理医生的解释和女儿的信,娜塔莎的父亲接受女儿的选择,但是他想起当时依西塔的证词,便愤怒追问警方,另一名凶手怎么没有被抓获。
其实警方早就锁定了一个叫恩尼斯的人,他是沃尔夫冈最好的朋友。
就在娜塔莎报警的当天,警方就去找过恩尼斯。
不止是因为恩尼斯的身份,还因为警方发现沃尔夫冈在逃跑的时候,曾联系过恩尼斯。
可是面对警方的质问,恩尼斯表示当天是沃尔夫冈慌张的找上自己,要求他送自己去火车站,他只是按照他的请求,送到火车站后就走了。
而对于娜塔莎,恩尼斯也只是说,在娜塔莎报警的前一个月才刚认识她,沃尔夫冈说娜塔莎是自己的女朋友,而且当时的娜塔莎也并没有向他求救的意思。
对于恩尼斯的话,警方无从证实,再加上娜塔莎也并不愿再开口提及有关被绑架的事情,所以警方只能暂时听信恩尼斯的话。
后来,警方在调查中发现,在沃尔夫冈死后,娜塔莎经常与恩尼斯通话,甚至有一次两人打了五个小时的电话。
这让警方不禁疑惑,恩尼斯是否就是另一个凶手?
可是经过了长达一年多的调查,警方都没有查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