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程前
没有身处其中,谁都做不到感同身受……
不甘心之下走艺术的路
好像一夜之间成长,程前努力学习,也知道要对养母和姐姐好。
后来养父回家,这个男人毫不避讳地将半大儿子抱在怀中,这才让程前找回曾经的笑容。
1979年以优异的成绩上完高中,16岁的程前被船厂的子弟学校招为代课老师。
姐姐对弟弟说:一定要好好干,转了正就不用做工人,挣辛苦钱。
![](http://imgq8.q578.com/ef/0922/ca2cc37b4d88d1fd.jpg)
早年程前
可就算程前认认真真授课,好好琢磨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个自带关系的年轻人还是不由分说地将他挤去当了钳工。
梗着一口气做了两年工,1982年被养父带着去上海看望亲生父母。
虽不情不愿,但19岁的少年这一行,却改变了一生。
不同于养父母的文字类工作,程前的亲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
亲父程之更是不得了。40年代从译制片开始演起,到话剧,到电影。
《太太万岁》《艳阳天》《太平春》《姐姐妹妹站起来》《太阳照亮了红石沟》《鸡毛信》《山间铃响马帮来》《红色娘子军》《红日》……
![](http://imgq8.q578.com/ef/0922/07ab1124af27f357.jpg)
程之/程前
进入80年代,54岁的程之被誉为上影厂不可多得的“看家反派”,有80多部作品傍身。
更别提后来他还出演《西游记》,念着“我的袈裟,我的宝贝”,将“金池长老”印进入人心。
可能是继承了父母良好的艺术细胞。
当程之说上戏正在招生时,程前心里便涌想学表演。
没有任何准备地去开始,结果只能落榜。去萧山广播站应考再次被淘汰。
不甘心的程前回到九江报考了当地话剧团。
![](http://imgq8.q578.com/ef/0922/c345f4192425951f.jpg)
结合前两次考试的经验,认真准备节目,程前成了九江剧团的一名主持和演员。
三年的学习和实践打磨让22岁的年轻人变得沉稳优秀。
1985年离开剧团考入珠江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
本想着这次能实现演员愿望了,没想到7月份他就被调走。
以全国第一位穿警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出现在广东电视台《公安》节目的现场。
之后,程前便在主持一路上,策马狂奔,跑出大好前程。
![](http://imgq8.q578.com/ef/0922/3e8c2933af20eaee.jpg)
程前在公安系统担任主持人
1986年10月1日主持国庆晚会。
虽然是第一次做直播场中的主持人,但程前不卑不亢,帅气大方,完美完成本次工作。
看到了好苗子总归是不想放走。
1987年,广东电视台想发设发将程前作为引入人才收进台里。
为了表示诚意,电视台还给程前提供了一户不错的住所。
当时程前养父母家的姐姐已经结婚了,于是他就将二老接到广州生活。
![](http://imgq8.q578.com/ef/0922/37ef041e3374729b.jpg)
程前的养母
“我爸当时身体不那么好,我就想他到我旁边来,我和我妈照顾着,给他养一养。”
接来了养父母,程前虽对亲生爸妈从不改口,但也觉得应该稍微“公平”一些。
于是隔段时间也会去上海看一下程之夫妇,带点营养品。
也是长大后,程前与之关系才有所缓和。
屋漏偏逢连夜雨
从法制节目开始做起,而轮调到《一曲难忘》时,监制发现程前十分适合主持文娱类节目。
![](http://imgq8.q578.com/ef/0922/e0f7fef208c778e2.jpg)
于是《一曲难忘》《艺术长廊》《共度好时光》,都成了程前的专题节目。
88年到北京参加央视的全国电视专业主持人大赛,将“全国十佳电视主持人”称号搬回家。
这一年的中秋晚会中,22岁的歌手王越,与25岁的程前一见钟情。
王越出生于重庆,性子直爽人娇俏。
86年在央视的一个文艺晚会中演唱《火锅姑娘》一炮而红。
由她翻唱的《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也广受好评。
![](http://imgq8.q578.com/ef/0922/96b4e32865920b04.jpg)
王越
当时王越年纪小,两人事业又都处在上升期,结婚便没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