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导演、制片、出品人、编剧。
有想法,并没什么错。
回看这几年,从演员转型幕后比较成功的案例也有。
例如,吴京、贾玲。
可这当中,哪一个不是在自己领域已经做得不错,积累了经验才开始的。
他们的作品可不是为了装酷、自嗨。
而是在做足准备后,蓄谋已久的一场转型。
对于《你好,李焕英》,贾玲本身就有自己的感情所在。
因此,她从不欠缺真诚。
再加上,拍电影版前。
这部片子的基本框架,早已被贾玲拿到剧场磨练演习过数回。
当中的细节、节奏,她都清楚。
还有吴京的《战狼》系列。
他最初是一边拍戏,一边摸索出自己最适合怎样的角色。
后来,又跑去部队学习服役了两年。
并为了拍电影,掏空家底,将房子抵押。
这当中的用心和决心,又有几个人能比得过?
更何况,现如今太多的演员。
明明本职工作都没弄明白,就迫不急待想要去扩展新业务。
张翰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翻看他的过往演绎经历,简直是一团糟糕。
最初因慕容云海爆火,但也被骂演技差,角色雷人。
如今出道十几年,他依旧不改初心,把装腔作势拿捏得稳稳。
霸总、耍帅,仿佛成了张翰的专属标签。
这样的人,连做演员都已是充满争议。
可现在居然还能全权控制整部剧,让人觉得既好笑又难过。
但不得不承认,这已经成了内娱一种风气。
陈翔自导自演的电影《夹缝》、谢娜担任制片的《娜娜的玫瑰战争》、李晨自编自导自演的《空天猎》...
说实话,香玉不敢想象。
若是像这样没能力没审美,还极度自嗨的人再多出现一些。
并且插手幕后工作,掌握大部分的话语权。
那影视环境又会差成什么样?
那威力可不只是一颗老鼠屎坏了整锅粥,更像是要掀翻整张锅,带坏更多人。
真心建议,若是没能力就别强行硬装。
要不然,既毁了自己的口碑,也伤害了观众的眼睛。
专业的事,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做吧。
否则,《东八区的先生们》可能就不是影视剧最低下限了。
新的下限,随时都会被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