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耀汉表面是笃信上帝的牧师,实际上是一位阴狠的毒枭,人称" 苏里南的可卡因教父。"
早年间他在韩国从事贩毒生意,而后靠蛊惑财阀吸毒而发家。
在闹出人命后,他逃到了苏里南。
这里远离家乡,没人认识他。
最重要的是,这里与韩国没有签订罪犯引渡条例,十分安全。
很快,全牧师就在这里重操旧业。
靠着嘴皮子上的功夫,跟苏里南的总统称兄道弟。
除此之外,他还靠宗教组织募集了一大批信众,反手再通过毒品控制无辜的信徒。
特工崔昌浩跟踪全耀汉多年,但因为引渡条款,只能看着全牧师逍遥法外。
现在只有一个方法,
就是把全耀汉带入美国领土,再实施抓捕行动。
崔昌浩找到姜仁久,就是希望姜仁久成为卧底打入全耀汉内部,然后再将这群犯罪团伙绳之以法。
故事看到这里,不免让人想到刘德华主演的港片《门徒》。
正邪两立、双雄对决以及背后的人性挣扎桥段,都让我们看到了港片熟悉的味道。
但只可惜,《苏里南》只学到了港片的皮毛。
剧本的拉胯,是无法用演技覆盖的。
首先,故事过于平庸,几乎是 " 流水线 " 的产品。
《苏里南》的故事,如果放在 90 年代的港片中,基本花 2 个小时就能讲完了。
素人变成卧底——卧底与毒枭相互试探、猜忌——卧底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卧底剿灭毒枭老巢,圆满结局。
导演只是按部就班地拍了一个孤胆英雄的模板化故事,可以说毫无新意可言。
在设定不再新鲜的情况下,本剧的细节又十分草率,人物没有丝毫可信度。
姜仁久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打工人。
深入毒枭老巢,不仅没有丝毫慌乱,而且面不改色心不跳。
仿佛就是为这个卧底身份而生。
在得到全耀汉的信任后,更是无所畏惧。
每天大摇大摆打电话、发短信,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他在密谋了不起的大事。
还有全耀汉,一个称霸苏里南的大毒枭。
按理说,这种人应该十分警惕,任何人也信不过。
可这位老兄,像一个 " 傻白甜 " 一样。
姜仁久的背景,他不调查;
姜仁久打电话,他也不过问;
他对姜仁久做的最大的试探就是在房间里安窃听器,跟闹着玩一样。
细节上的敷衍虽然不影响剧情往下发展,但观感上却不尽人意。
在后面的剧情中,全耀汉和姜仁久有一场极具张力的对手戏。
这本是全剧的高光名场面,但反派被降智,卧底又过于坦然,观众根本没有代入感,怎么看怎么像一出闹剧。
烂片不可怕,可怕的是摆烂。
网飞这几年越做越大,能看出想要做大做强的野心,但时间久了,却失去本心。
不在剧本上下功夫,反而一味地追逐流量、赚快钱。
结果就是,让一部期待满满的作品沦为一部白砸钱的扑街之作。
借用豆瓣网友的一句话:" 喜欢黄政民的,重刷《新世界》或《当男人恋爱时》;喜欢河正宇的,重刷《追击者》;为河正宇张震二搭而来的,重刷《呼吸》。"
至少这几部作品里,没有浪费几位大咖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