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政策的出台,对擅长服化道设计,手握多部未播古装剧的 " 古装大厂 " 欢瑞传媒而言,无疑是晴天霹雳。
手中已有的王牌明星纷纷流失," 限古令 " 之下又难以通过新古装 IP 打造新星,鼎盛一时的欢瑞世纪日渐衰落也就不足为奇。
4
然而,即使受限于 2015 年的限古令,上市之初的欢瑞世纪仍手握李易峰和杨紫等多张王牌。
"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欢瑞传媒又为何 " 凉 " 的如此之快?
成也《古剑奇谭》,败也《古剑奇谭》,《古剑奇谭》让李易峰和欢瑞世纪在娱乐圈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让欢瑞世纪陷入到财务造假的风波。
在欢瑞世纪借壳上市之后不久,欢瑞世纪在《古剑奇谭》中大量虚构营收的财务造假行为即被曝出。
2013 年年底,欢瑞传媒因《古剑奇谭》的版权转让和发行共确认收入近 5000 万元,但实际上,《古剑奇谭》与湖南卫视签订的独家首轮播映权转让协议直至 2014 年 2 月才开始生效,湖南卫视更是于 2014 年 7 月才播出。
同样的手法,欢瑞传媒将与腾讯签订的本应于 2014 年 2 月确认的《微时代之恋》的近 2000 万元的版权转让费,虚增在 2013 年。
此外,在 2015 年 2 月才生效的首轮播映权转让协议的《少年四大名捕》则是被确认为 2014 年 12 月的营业收入。
如果说仅仅是《古剑奇谭》一笔收入记账错误,还勉强能够解释为会计记账失误,那么欢瑞传媒在其余《微时代之恋》和《少年四大名捕》几部剧上的类似操作,则是再次佐证了欢瑞传媒的虚构营收很可能是有意为之。
换句话说,欢瑞世纪通过将次年生效协议形成的收入放在当年的财报中,从而增高了公司当年的账面营收,让收入和利润都变得更加好看。
欢瑞世纪还在应收账款上进行了财务造假,通过虚构应收账款已收回的方式有效调增了当年的利润,这一部分的造假则涉及到《古剑奇谭》的另一位主演——杨幂。
5
2015 年,杨幂的经纪公司上海轩叙本应向欢瑞传媒偿还 850 万元的佣金。
然而最后,却是欢瑞世纪的实控人陈援和钟君艳夫妇通过多轮转账的方式,将个人账户的钱伪造成欢瑞传媒自杨幂经纪公司处收取的账款,而这一应收账款本应在当年计提 50% 的坏账准备 425 万元中。
也就是说,陈援和钟君艳夫妇通过 " 左手倒右手 " 的方式减少了 2015 年 425 万元的坏账准备,从而提升了当年 400 余万的利润。
欢瑞世纪的财务问题不止于上市前,上市后的欢瑞世纪也存在大量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
要知道,公司上市也就意味着把一部分股权出售给社会公众,相应资金的来源和用处也需如实披露。
而欢瑞世纪的资金出处就比较有趣了。
根据证监会重庆监管局发布的《关于欢瑞世纪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欢瑞世纪打着合作拍摄的电视剧和旗下艺人李某某借款买房的名义,累计违规占用了上市公司资金逾 7000 万元。
没错,这个旗下艺人李某某,正是李易峰。
上市前 " 左手倒右手 " 虚增利润,上市后 " 右手倒左手 " 占用上市公司资产,陈援和钟君艳夫妇是搞资本 " 乾坤大挪移 " 的老手无疑了。
既然财务造假被发现了,那就 " 大方承认 "。
2020 年 2 月,在证监会重庆监管局发布处罚决定后仅约 3 个月,欢瑞世纪连发 8 条公告,公开披露了过往 6 年的相关 " 会计差错 ",调减了近 4000 万元的净利润。
从财务造假到 " 会计差错 ",欢瑞世纪也属实有点 " 东西 "。
6
内有头部艺人连年出走的前力已殆,外有 " 限古令 " 政策的后力不继,更兼财务造假的风波,欢瑞世纪盛极而衰已然成了板上钉钉。
根据欢瑞世纪公开发表的财报显示,从 2019 年到 2021 年,欢瑞世纪已经连续 3 年亏损,归母净利润分别 -5.5 亿元,-7.9 亿元和 -3.3 亿元,3 年间合计亏损了逾 16 亿元。
如果说连年的亏损更多只是 " 过去时 ",那欢瑞世纪手中大量未播电视剧的积压,则为欢瑞世纪未来的收入也蒙上了一层阴影。
《听雪楼》《天下长安》《山河月明》《青云之琉璃》…… 每一部积压的库存都是过亿的投资,每一部能否换回收入都是前途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