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自己的书法作品平时都要 10 万元一幅。
但这种 " 大度 " 网友并不买账,甚至觉得他 " 吃相难看 "," 想钱想疯了 "," 真以为是御笔金批 "。
不真诚,这是给观众最大的直观感受。
而这种不真诚,是老戏骨们直播招骂的惯有手法。
那个苦口婆心劝嘎子不要卖酒的潘长江:"(直播)这里头水很深,你把握不住,孩子!"
如今也转身开始卖起了酒,从 " 潘叔 " 变成了 " 潘子 "。
那套路,那节奏,完全就是一个征战酒场的老手。
在镜头面前,他与销售人员一唱一和,将原价一千多的五粮液,最后直接砍到了 849 元。
工作人员显的极其为难,显然一副亏损很多的模样 ·····
但眼尖的网友却发现的 " 猫腻 ",原来他口中的厂家已经不生产的高端酒,并不是千元酒系列。
官网售价同样也是 800 多元,这潘子简直是拿我们当傻子。
但观众不傻,到底是真卖货还是忽悠人,观众一眼就能看清。
就在前几天,消失 109 天的李佳琦,回来了。
没有预告,没有造势,靠着粉丝口口相传,开播仅 38 分钟,直播间场观人次就突破了 1000 万。
与之前的 "OMG" " 买它!" 不同的是,他回归后的首场直播就打出 " 理性消费 快乐购物 " 字样,并在直播过程中多次提及" 理性消费 "。
甚至在每次产品上架前,李佳琦都会号召粉丝 " 大家需要再买,不要为了支持我下单。"
顶流不愧是顶流,专业的事还是得交给专业的人。
大家为什么会对他如此信任,一是口碑,二是真诚。
讲真,现在娱乐圈呈现出一个 " 有趣 " 的现象,很多明星的终点不是演艺生涯,而是带货直播间。
想当初,明星的归宿是带货,不过是一句调侃之言。
而现在却成了一件让网友习以为常的事。
作为演员,都不好好演戏了,要不接一些烂网大作品,比如张檬的《新画皮》,潘长江的《武松血战狮子楼》。
还有迟重瑞刚刚上线的《大梦西游之五行山》,拿着 " 迟重瑞时隔 36 年重回西游 " 为噱头,在最后片段只出场几分钟。
评分还没出,观众就骂声一片。
可观众越骂,他们越不引以为常,甚至卖货是越来越起劲。
不光是演烂片,蹚直播这浑水,甚至想发财的点都想到了吃角色红利上。
他打扮成了昔日唐僧的模样,念着客户的名字,为其送上各种祝福。
讲真,无论是直播卖佛珠,还是录祝福视频,或者去网大拍烂片。
其实都是在「消费情怀」,吃角色红利。
这样的操作只会让自己的口碑形象荡然无存,成为跳梁小丑,彻底毁了在观众心中的形象而已。
" 潘嘎之交 " 不是个例,明星之所以下海直播带货,无非就是经不住 " 来钱快 " 的诱惑。
但是要明白,流量是很香,有时流量也很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