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秋臣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会有的。
这句话用来形容我追《披荆斩棘2》第6期的节目,真是非常贴切。

因为白天里大块的时间被占用,所以只能在休息时间中挤成一段段来看,经常是看了15分钟就要转做其他事情,回头再打开这一期让进度条继续走下去。

叶秋臣本篇文章,将以本期节目的内容框架为基础,展开谈一谈我眼中的9大笑点。

1.见者有份的火焰徽章
比赛后,开始下一阶段的准备工作。
在火焰徽章环节,首个队伍每个进去的成员马上人手一个,见者有份。
终究还是他们“自作多情”了,被主持人通知节目设定的规则是只要队长佩戴即可。
呼呼啦啦又散去。

2.抛绣球
垫底的同盟被拆,成员要面临被重新选择的命运,而选择的方式则是“抛绣球”。
不得不说,节目组真是会玩。
总能把综艺感做得搞笑又自然。
抛绣球选人有两点好处,第一点是缓解抢人的尴尬感并增添趣味性,毕竟坐在底下的哥哥们是垫底队伍的成员,被生拉硬拽的话显得不够体面。第二点是给予彼此尊重,让抛绣球和接绣球的哥哥们都拥有选择和被选择的权利。
这个效果,绝对比直接点兵入营要更舒服。

而且哥哥们捧着不同颜色的绣球,那个画面天然就有一种滑稽感,毕竟这次不是“招亲”,而是“招人”。
“人才市场”的花字,甚是贴切。

拥有唱跳技能的哥哥,在抢人时会成为香饽饽,因为大家都清楚纯vocal想要出彩难度很大,唯有唱跳才能全面吸引观众的眼球,满足多元化的胃口。
导致哥哥们看到有舞蹈的歌曲就非常兴奋,以为只要投到就是拿到了获胜钥匙。
其实6首团秀里,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无与伦比的美丽》。
但不得不承认,唱跳的节目必然会很出彩。

3.信的选择
对于自身短板是舞蹈的哥哥们,碰见唱跳的歌曲是真的会崩溃。
虽然也能练成,但速度和效果肯定比不上技能点高的其他人。
而且大概率是拼命学下来了,舞台的感觉却不如预期,没有加分反而拖了后腿。
感觉信就想得挺明白的,自己的人气又不低,何必费力不讨好。
虽然缺少了挑战的勇气,但也算综合下来的最优选。
所以在能够选择时,他还是会优先只唱不跳的组,这样可以充分发挥个人优势。
看小春组的表演vs信练舞的崩溃,就觉得挺好笑。

目前播出的内容里,信始终是一个想得很清楚很通透的人。
他说话不矫情不煽情,非常直接且直白。
被问到怎么看待队友淘汰,他说节目一开始的规则就已经明确了。
谈到加入新队伍有什么不适应,他直言五十岁的男人没什么不适应。

每一次信的采访片段都很观众视角,本来就是比赛,没必要扭捏。
虽然是加入了新的队伍,但融入速度很快。
老苏他们也开始逐渐“信化”,模仿的画面都挺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