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年,23 岁的靳东超龄考入中央戏剧学院。由于年纪大,他总是被同学刘烨开玩笑。每次一打篮球,刘烨就用导演专用的小喇叭广播介绍:" 这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有史以来最老的新生。"
2003 年,从中戏毕业后,靳东在演艺道路上也走得一般般。
直到 2005 年主演了个人首部电影文艺片《秋雨》。影片讲述了一位日本姑娘来中国学习京剧,继而引发两个家庭的纠葛。
当时 29 岁的靳东崭露头角。
后面,靳东开始疯狂发力,虽然都是一些配角,但每个角色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闯关东》里饰演的龟田一郎,夹在中国养父母和日本人之间,在一个特殊的年代里,国家之间的冲突让这个身世复杂的一郎十分挣扎。
《温州一家人》里,靳东饰演的黄志雄为了谋生加入法国外籍军团后,患上了 PTSD 战争创伤综合症,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有一说一,靳东那时的演技简直爆炸。
如果按照靳东前 10 年的戏路走下去,靳东的成就绝对比现在大得多。
如今被网友诟病的 " 老干部风 ",可能源自一部谍战片,桃知道你们肯定会说《伪装者》。
不不不,改变靳东戏路的是一部央视出品的谍战片——《特殊争夺》。
2010 年前后,谍战片绝对是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大 IP,前有《潜伏》打头阵,于是乎谍战片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
当时的靳东虽然在前几部戏中获得了一定的关注度,但是始终不火,或者说没有找到一个定位。
一年之后,《特殊争夺》剧组找到了他,真正开启了靳东的影视时代。
剧中,靳东饰演一位智慧、沉着的地下党员,与日伪和国名党展开了生死较量。
《特殊争夺》确实让他得到了观众的认可,后面接连几部《密杀名单》《箭在弦上》,效果也不俗。
终于,重量级的出现了,靳东通过饰演《伪装者》里的大哥明楼,大火。
靳东饰演的明家大哥,文质彬彬、有勇有谋、沉稳有担当,一出场就给人满满的安全感。
很多观众确实是因为《伪装者》重新认识了靳东,开始追靳东后续的剧。
靳东凭借《伪装者》里明楼那种风度翩翩的形象大火后,问题也慢慢浮现:当一个演员过分地沉浸在自己的角色中时,就会产生一种错觉,或者说一个舒适区。
就像张翰总是沉浸在霸总人设中,嘎子谢孟伟走不出抗战小英雄的形象 ……
真正能跳出角色舒适圈也有,像孙红雷,戴上眼镜就是文质彬彬心思缜密的余则成,摘下眼镜就是手拿喷子的狠人刘华强。
靳东的舒适区很明显,老干部人设,沉稳端庄,而且他无法跳脱出来。
所以,你会在《外科风云》里见到 " 老干部 " 靳东,也会在《我的前半生》里遇见 " 老干部 " 靳东。
这些角色大都事业有成,稳重沉稳,温文尔雅,喜欢心灵鸡汤。本质上没有什么毛病,但是当观众们极度审美疲劳了之后,就会狠劲地开始对演员挑刺。
这里补充一下,《鬼吹灯之精绝古城》里的胡八一还是不错的,有那种连排干部的行事风格,因此老干部式演技在这里是加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