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殡葬主持人格格,年轻貌美,原先拥有电视台主持人的大好工作。但她很难在这份工作中得到成就感,疲乏和空虚最终促使格格走向殡葬行业,因为在一次采访殡仪馆的外勤中,格格见识到殡葬主持人的工作更有价值,予人温暖。从此,她选择了将平常对活人说不出的心里话,真诚地向往生者诉说。
不仅如此,第三集的两位往生者故事,让三悦懂得了 " 比什么都不做多做一点点 " 的积极态度;第四集中的一场猝死事件,又让三悦开始思考 " 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 在这部剧中,每集都围绕着一个话题展开,仿佛是在给三悦上一堂堂人生大课。虽然这么做,难免让剧集平添些说教的口吻,但它所产生的治愈效果还是可圈可点的。如果说《人生大事》是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借由殡葬师这一职业折射出人生百态,那么《三悦有了新工作》明显更为轻盈和淡然,它让我们跟随一位颓废女孩的视角,进入到一个从未了解过的殡仪馆职场。
在这里,不管是替往生者整理遗容的化妆师,还是负责告别会的主持人,抑或是搬运遗体的司机,但凡是在殡仪馆上班,都在社会上受到过或轻或重的歧视。第二集中,三悦因为宠物问题被青旅赶出之后,便开始因为工作性质找不到租住的地方,幸而师姐周娅男愿意收留她。而在周娅男多年前才踏入这一行时,由于父亲离世,母亲便将这一噩耗攀扯到她的工作上,这不啻是在说——女儿克死了父亲。
当然,做这一行需要避讳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不能参加朋友的婚礼,不能和好朋友握手,也不能和他们说再见,甚至连打网约车时,都得换个地点,不能填殡仪馆的地址。通过这种种让人心酸苦楚的忌讳,我们感受到了这一行当的不易。而这层不易又实则荒诞,因为正是殡葬业的从业者,才让很多人无法安放的生死离别之痛,得以舒缓落地。剧中,面馆老板文叔多年来坚持将生意放在殡仪馆对面,当旁人问他为什么做这样的生意时,他说起了自己和殡仪馆的一段缘分。
原来十年前妻子溺水而亡,尸体涨得已经变了形,是殡仪馆的化妆师用巧手还原了文叔妻子的模样,让文叔得以欣慰。所以他才将面馆开在殡仪馆对面,希望这里的工作人员不管在何时都能吃到一碗热面。当然,这部剧不仅仅是一部讲述丧葬业的职场剧,更是一部和时下有着紧密联系的成长剧。赵三悦的颓废和丧气,并非毫无来由。大学毕业后,她也曾到相应的单位实习面试过,尽管在一堆实习生中,她的综合成绩最高,然而单位领导更希望选用男性实习生,三悦只得忿忿离开。这种不平等的现状,并不少见,本剧只不过将其安插在女主角失落的根源上。而剧集更为普遍的,是描述了不少年轻人的 " 丧 " 感生活。对生活没有多大的欲望和追求,对事业和梦想同样不存在热血的拼搏,他们希望可以人畜无害地躺平,即那句——想卷的努力卷,想佛的尽情佛啊!
我不愿对这种生活态度持以非黑即白的褒贬立场,而本剧好的一点也在于,它不对此做出生硬的、居高临下的指责,而是如日剧中常用的手法一般,用喜剧的调子搭配丧气的现实,从而让你时不时感受到暖意。用 " 丧事 " 来治愈 " 丧 " 味,看似是以毒攻毒,实则是让三悦这位对生活失去牵挂的女孩重新审视生命。借由《人生大事》中莫三妹的老爹的那句话说便是:人生除死,无大事。再丧的三悦,相信在这份担着巨大干系的工作中,终能学会成长和蜕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 ( 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 ) 为自媒体平台 " 网易号 " 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