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扔下了一句“如果不生孩子,那咱们就离婚”,然后就走了。
没想到从此以后,杨丽萍真的再也没有联系过他,两个人因为一场赌气就真的离了婚。
离婚后的杨丽萍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洒脱,
她发现自己变了,以前钟爱的舞蹈也无法激起自己的热情了,渐渐地丧失了斗志,
于是她毅然办理了退休,回到了云南老家生活。

在走访了许多少数民族村落后,杨丽萍发现许多传统的歌舞几乎要失传了,
她看到一张年代久远的铁皮大鼓,表面都是灰尘,被闲置在路边,
而村里只有几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会打这个大鼓,技艺快要失传。
杨丽萍觉得:“有些东西不能就这样没了”,这句话再次激发了她的创作激情。

她想把这些“原生态”的文化传承下来,做成一部歌舞剧,这就是《云南映象》的由来,
她花了两年时间去各地采风,从村子里寨子里找演员,
也有从北京来应聘的舞蹈生,劈叉能劈到180度的,她不要,
她要最“土”的那些人,全是庄稼汉,晒得黑不溜秋的,
他们都来自田间地头,平日里忙于插秧、种地、放牛,从未受过专业训练,拥有的只是一副好嗓子,或是能自然起舞的身体。

但是《云南映象》刚刚首演时,就遭遇了“非典”,观众不敢进剧场看演出,
大幕拉开时,台下只有1名观众、3台摄像机,
演出完,大家一起在昆明饭店吃饭,杨丽萍让团队全体放假几个月,边说边哽咽了。
说是放假,其实就是解散,当时团队里的很多演员都来自深山的村子,舞团解散就要回老家。

“那个年代没有手机,电话也不通,有些人住的地方,离有电话的街子至少要翻三四座山,谁去通知你啊?”
很多合作伙伴都撤资了,舞团的运营无比艰难,但是杨丽萍没有放弃。
05
“非典”过去后,为了能运营下去,杨丽萍卖掉了大理的房子,
还开始接她从来都看不上的商演,开始拍广告代言等等,赚了钱回来供大家吃喝。
杨丽萍算账:“那时候拿起孔雀裙就出门,上午飞去晚上飞回来,10万块到手,当时一个月全团伙食费才4万块,演员们可以吃三菜一汤了。”

但是资金缺口仍然巨大,在杨丽萍最难的时刻,刘淳晴来到了她的身边。
其实离婚后刘淳晴一直很后悔,当初离婚也是一时赌气,
后来两人平静下来后,杨丽萍经常给他寄一些照片,和自己记录的优美的文字。
刘淳晴慢慢地被这些灵山秀水和古朴的故事感动了,也理解了她,
他明白了杨丽萍就是一个为艺术而生的人,可是自己竟然为了孩子而和她离婚,实在是太狭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