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阉割,不敢笑了。
该说的话题不让说。
说出来,不是给删得一干二净,就是不痛不痒,根本挠不到实处。
这就导致了,原本文本优秀的几位老将无法完全施展。
只能反反复复提及离婚梗、内部梗这种八卦博观众一乐。
不然就如《欢乐喜剧人》。
前两季,用层出不穷的想法和创意,给观众贡献了一个又一个优秀作品。
到后面,好好的作品,底非要给你强行正能量,上价值。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喜头悲尾,尬煽情。
你都怀疑自己看的不是喜剧,而是一个育儿节目。
喜剧原本来源于生活。
是将日常中所见所闻掰碎了再重组成好笑的段子。
而要想深刻,能击中观众的内心。
尖锐显得尤为重要。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点就做得很好。
《一喜》中,有暗讽职场内卷、画饼、996。
嘲讽 IP 改编乱象,耽改是流量密码。
甚至,还黑了一把春晚煽情小品。
而《二喜》胆子更是大。
在赛前的发布会。
提问环节:你见到爱豆时最想对 TA 喊的话是什么 ?
就敢将观众回答的" 记得交税 "纳入其中。
之后的作品《全民运动会》。
更是直接将" 核酸互测 "搬到台前。
在这种环境下,显得尤为难得。
你能感受到《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是想表达些什么的。
虽然比不上脱口秀自下而上的冒犯那么明显。
但它一直将指责和反抗都隐藏在更大的笑声中。
隐晦,却充满力量。
此时,再对比《脱口秀大会 5》演员们只能讲自己居家隔离时自己的窘迫。
也难怪豆瓣短评高赞第一位会是:
马东实力证明,米未才是笑果唯一的姐。
在如今喜剧节目衰落。
甚至,捂住声音不让笑的大环境下。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意义是什么?
也许是给编剧演员们一个机会。
用整整 8 个月时间进行创排。
只为筛选打磨出自己最好的作品。
也许给同行们一个榜样。
让他们看看喜剧节目真正该努力的方向是什么。
但派爷站在观众的角度。
觉得节目最重要的是——
给了观众一个发泄的出口。
让我们在压抑的生活中找到共鸣,得知自己的 " 难 " 并不是个例。
然后笑一笑,自嘲似的发泄出来,继续向前。
毕竟笑声,本身就是一种治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