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想证明自己,越容易暴露自己的不足。
包括最近成毅在《底线》里饰演的周亦安,不少网友也说他被同剧组老戏骨吊打,自以为有气无力地说台词就能显得深层点,实际上大家不看字幕根本不知道他在叨叨什么。
面无表情的另外一个说法,不就是面瘫的意思吗?
为什么流量们挤破头都想去参演一些正剧,哪怕是一些边缘的小角色,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可以飞升,可以获得主流认可,可以拓宽观众受众,更能显得自己有文化底蕴的加持。
还有个好处,可以近距离和好演员们学习交流,一举多得的事情啊。
他们去演正剧,其实对他们自己也是有挑战的。这代表着他们至少对走演员这条路还是比较清晰的,起码他们知道不能长久停留在偶像剧里吃红利,他们接受批评,更愿意去改变。
他们尝试着放下偶像包袱去钻研角色,从态度上是值得鼓励的,从精神上是应该被支持的。
流量滤镜会失灵,但也不是全军覆没。比如这几天王俊凯在正上映的《万里归途》里就收获了不少网友好评,原声台词爆发力满分,狠狠为我们凯子哥打电话。(没看的快冲
抛开易烊千玺其他的事情,他在《长津湖》里饰演的伍万里,有 1 说 1,可圈可点。
还有凭借《1921》提名百花最佳男配的刘昊然,他在电影中赋予了刘仁静这个真实历史人物灵魂与血肉,而且选角真的好贴脸。
张艺兴在《建军大业》中的亮眼表现,真的很为流量长脸了。
杨紫在《战长沙》中的爆发演技,哭戏催人泪人,胡湘湘的高光时刻太多太多。
所以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不是所有的流量在正剧中都是 " 老鼠屎 " 般的存在,而流量演员的存在对一部作品的好坏,大多时候也起不到什么决定性的作用。
剧好剧坏,流量演员有责任吗?肯定是有,但话说回来也不是所有流量都演不好吧,不能把锅甩给流量,其实只要导演会选人,会用人,给到他们合适的角色他们也能诠释好。
而流量演正剧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部正剧里有流量演员的存在,确实能吸引更多观众去追剧。
看在这种自来水宣传效果的面子上,估计大多数片方也会酌情考虑用这些流量演员,但前提是:求求了,一定给我好好背调,别什么阿猫阿狗都能来演这种正剧里的高光角色。
当然了,有些网友可能看到剧里有流量就自动劝退,其实大可不必。
不管以后流量能不能出现在正剧里,南风想劝各位,千万别因为对流量演员有偏见而牵扯到整个剧组工作人员的努力,说实话,有些正剧、年代剧、主旋律作品真的还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