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祭坛的时候,三个主角与几个配角就站在那里,什么也不做,不知道导演是要让他们等什么,所以观众就只能猜测,也许在等待着一个什么大场面?
然后,观众一直等到全剧终,什么也没有等到。
只不过在等待的过程中,莫名其妙地跑出来一只大蜥蜴。于是,三个主角就与这只大蜥蜴躲猫猫,也不管沙漏已经到头了。
导演似乎是想告诉观众,没关系,三个主角认为时间不重要,也不想要完成祭祀,否则的话,这一堆的人,换其中任何两个人,都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祭祀了。
你们没看到吗,三个主角与大蜥蜴玩躲猫猫的时候,其他几个配角是完全有时间去完成祭祀的,但他们就是在旁边干站着,什么也不干。
说了半天,似乎忘记说重点了。
鞍灭记起自己小时候看的一本科幻小说,名字叫《异形》,因为忘记了时间,所以去网上查了一下,结果竟然查不到,看来这本小说实在是太古老了。
鞍灭只能大致上用自己的记忆来推测一下,这本小说应该是 1965 年到 1978 年间发表的。
好,下面鞍灭开始说重点和主题。
关于天下霸唱的名作《鬼吹灯》,鞍灭觉得国内的导演犯了一个最为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们把这部作品的内核和主题搞错了。
《鬼吹灯》的核心和主题是什么,很明显,只有一个,那就是恐怖。
但是因为理解能力和行为能力上非常低下,所以每一个国内的,或者说港台的导演,都把《鬼吹灯》拍成了打怪片。
打怪片与恐怖片,最明显的差异在于,打怪片是爽片,动作为主,悬疑为辅。
而恐怖片呢,只有氛围和恐怖,没有动作,更没有爽。
《异形》这部小说,是鞍灭人生中看过的第一部恐怖作品,终生难忘,后来改编的电影也拍得非常成功,完全就是电影史上教科书级别的经典。
《异形》是打怪吗,很明显不是。
整个《异形》这部电影,前面足足用了一半的时间来渲染气氛和恐怖,真正的异形现身,是在影片快要结尾的时候。再看看与这部电影类似的影片,从《普罗米修斯》到《闪灵》,再到《死神来了》,还有《寂静岭》和《死寂》,《怪形》和《招魂》,请问,这些电影是打怪片吗。
打怪片与恐怖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艺术形式。
国内的导演,可能是幼儿园还没有毕业,自然是做不出微积分和高阶方程,那是强人所难。
所以,每一部的《鬼吹灯》,就只能拍成打怪片,因为打怪片属于幼儿园级别,非常容易拍,没有门槛。
不过,也不能说国内的导演,就没有一个人拍出来原著的味道。
纵观所有的《鬼吹灯》影视作品,唯一拍出了原著精髓和韵味的,是费振翔的《怒晴湘西》。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所有的《鬼吹灯》影视作品中,最好的一部应该是《怒晴湘西》。
当然有不少小伙伴会反对这个说法,鞍灭承认,整部《怒晴湘西》拍得很烂。
但是这部烂片,也为大家留下了两个经典片段,而且是唯一达到了原著韵味的片段,这两个片段超越了所有的《鬼吹灯》影视作品。
第一个片段是棺材店耗子二姑现身,潘粤明追出去,追到荒坟那里。
这一节也不长,但是表现出来的恐怖氛围,达到了原著中传达给读者的那种感觉。
第二个片段是高伟光下墓那个章节。
这一个片段也差不多达到了原著中传达出来的那种惊险的氛围和恐怖之感,只是在表现上还是稍微弱了一些,渲染得不够,但气氛有了。
除了这两个片段,从第一部《寻龙诀》,到《九层妖塔》,再到《云南虫谷》,所有的这一系列电影,全部拍成了幼儿园级别的打怪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