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和姐姐都舍不得父亲被催债,把人藏了起来。
哪怕自己被恐吓,也没有 " 出卖家人 "。
只有李承天,一回来就说破了父亲的藏身之地。
让软弱的父亲不得不出面承担自己的错误。
为了跟富二代互换身份,他处心积虑地讨好接近对方。
真正互换后,他无缝转换心态,过渡到富人身份。
甚至比原来的小少爷适应地更好。
当他的报复性消费引来原主父亲的注意。
心虚?不存在的。
李承天可以毫无负担地表示:" 那不是我的钱吗?我不能随心所欲地使用吗?"
一夜暴富后,他当然也回报过亲生父母。
但比起血肉亲情,他把这种回报看成是一种责任。
不是出于爱,而是为了 " 还债 "。
就像互换人生之前。
李承天会用打工、挨骂、舍弃尊严换来的钱补贴家用,但也仅限于此。
在他看来 " 我做得已经够多了 ",已经尽到了作为家人的义务。
比起一家人的未来,李承天更关心 " 我 " 该用什么姿态活下去。
倒也不是罪大恶极,但多少有点 " 不善良 "。
毕竟身为主角,怎么能如此奉行 " 利己主义 "?
《小小姐们》里的主角团摊上个赌鬼父亲,一家人吃糠咽菜四年,也要还清债务。
《黑话律师》里的主角别说面临经济危机,哪怕进了监狱,也要守望相助。
再冷心冷情的主角,也要保留内心的一块 " 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 "。
就像《再次我人生》的男主作为刚正不阿的检察官。
面对违法摆摊的老太太也只会温柔地自掏腰包买下所有东西。
学名叫嘴硬心软,诨名是傲娇反差萌。
这样一看,李承天就 " 坏 " 得相当彻底。
剧中派爷印象最深的一幕是:
成为富二代的李承天回到原来的家。
看到亲生父亲正在给债主下跪,求对方宽限时间。
他突然回想起不久前父亲也是这样。
当李承天被人冤枉马上要被退学的时候。
父亲跪在老师和同学面前,不要求真相也没做辩解。
只求学校放过李承天,不要剥夺他考大学的机会。
看着债主变本加厉,父亲因为一万韩元给人下跪擦鞋。
李承天在想什么?
他是不是该跳出来执行打脸任务,大手一挥把债务全还了?
不,他只是流着泪说了一句:"果然,决定换父母是正确的。"
随后头也不回地上了豪车。
冷血。
但结合李承天从始至终的人设,不回头才是最恰当的反应。
这正是派爷欣赏这部剧的地方:从不吝啬展现主角的阴暗面。
一直以来,我们不缺完美主角。
或者说,国产剧主角简直是完美主义患者。
《梦华录》里 9 岁沦为官奴乐伎,却 " 从未以色侍人 " 的赵盼儿就是最好的例子。
但合情合理的坏,比莫名其妙的好更有力量。
影视剧中的角色不善良、不完美,从来不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