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前两幕的谍战戏码,情节曲折,高潮迭起。
双雄博弈,彼此都有内鬼嫌疑,勾心斗角,忠奸难辨。
直到真相揭晓前,始终反转套着反转。
环环相扣,高潮迭起。
打戏,主打特工枪战。
双雄戏,军火秀,多少受《从邪恶中拯救我》影响。
上《从邪恶中拯救我》,下《狩猎》
片中动作戏,没有夸张割草,只有人肉血战。
东京街头营救,拍出了迈克尔 · 曼《盗火线》神韵。
泰国守卫总统,拍出了迈克尔 · 贝《危机 13 小时》力道。
简洁精准又华丽的动作场面调度,秀出了韩影动作片的超高水准。
最后聊诚意。
李政宰称,剧本打磨四年,大部分时间是用来考证历史细节。
因此,片中不乏真实韩国历史事件:
1980 年光州事件、1983 年朝鲜飞行员叛逃事件、1983 年仰光事件 ……
有场戏,李政宰扳倒贪污的安企部长。
不少影迷质疑,这是" 男频爽文意淫 "。
实际上,这名部长确有其人," 受贿被迫辞职 " 刚好是历史重演。
当然,《狩猎》是商业谍战片,而非科教纪录片。
无需也不必照本宣科,重点还是讲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整体改编思路,类似《摩加迪沙》。
全局写实,具体虚构,将虚构的角色设定在真实的历史中。
比如说,现实中潜入朝鲜刺杀的 684 部队,电影改为 417 部队。
现实中韩国总统遇刺的缅甸仰光,电影改为泰国曼谷。
撕开历史的口子,将观众引入电影之中。
前方重剧透预警!!!
如果还没看片,建议快速划到下方点个赞,看完电影再继续阅读。
电影有南北,理想有南北吗?
近些年,每隔一段时间,韩国总会拍部朝韩南北问题的电影。
虚构的、历史的、科幻的、喜剧的、情色的 ……
能拍不能拍的,恐怕是都拍过了。
韩国电影人近乎痴迷地把这民族伤痛,当作灵感源泉,拍成了韩式 " 主旋律 "。
《铁雨》
同样是拍 " 南北问题 ",这类电影也并非停滞不前。
从打感情牌," 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 " 的《共同警备区》;
到打利益牌," 同仇敌忾,合作才能共赢 " 的《铁雨》;
再到打生存牌," 放下分歧,相依为命 " 的《摩加迪沙》。
视角越来越具体,尺度越来越开放," 敢拍 " 我都说烦了。
《摩加迪沙》
《狩猎》在 " 南北问题 " 框架下,似乎又尝试推进了一点点。
影片第二幕尾声,真相揭晓。
朴次长是朝鲜间谍东林。
他的理想是刺杀韩国总统,和平统一韩国。
而金次长也不是善茬。
他同样计划刺杀韩国总统,为老百姓推翻独裁。
一个反贼,一个内奸,来自不同国家,代表不同信仰。
一个为了和平,一个为了正义,而在刺杀上达成一致。
最后时刻。
朴次长被上峰告知,他希冀的 " 和平统一 " 只是空谈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