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终于走出了曾经的经历带给他的痛苦,再讲起精神内耗时,他有更多的感触可以谈。
" 可能霓虹灯不再闪烁,但是这片山不会变,这片海也不会变,甚至这个树它还会一直生长。"
辽阔山海不因为人类的缺点而停止汹涌,拔节的树苗不因为人类的情绪而停止生长。
摸不清世界运行的轨迹时,就停下来看看路过的风,花时间和功夫厘清自己,感受世界。
他说:" 快乐是平静的附产物。"
当然,平静也并非麻木。
他又谈起那些不敏锐的时刻,用 " 抗拒 " 来形容彼时的情绪出口。
" 我之前有过不敏锐的时候,但那个时候其实并不是所谓的麻木。人很难活得麻木,但是人很容易活得抗拒,这些事情我可能都不接受,所以我选择了抗拒,选择了遗忘,选择了逆来顺受。"
但很快,他把情绪调整过来。
" 你把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接受之后,你就会有对生活的敏感和敏锐了,他们就是你生活的一部分。"
他试图去真实地感受生活,不逃避也不回避,把生活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接受,在那些不好的东西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之后,敏锐,成为了自然而然的结果。
为数不多的武器
去年,徐志胜成为了无数找工作年轻人的互联网嘴替。
" 年轻人的机会是无限的,但年轻人也是无限的。"
网友评价 " 志胜讲出了年轻人的心声 "/《脱口秀大会》第四季
今年,他又一次拿打工现状开涮:
" 我们努力奔跑,李诞生活美好。我们跑了 5 年,李诞哐哐数钱。我们跑得拼了命,李诞说今天晚上喝得不尽兴。"
不过,段子归段子,在徐志胜的脱口秀里,属于年轻人的迷茫和愤怒,是真实的。
采访里,他也提到关于年轻人的困境。
" 现在很多年轻人或者毕业生一个很大的问题,像李诞说过的,就是‘成长得很慢,但成熟得很快’,四年大学里成长速度肉眼可见的慢,但毕业之后成熟速度是肉眼不可见的快。
你没有了试错的时间和空间,选择和决策的权利,都变小了。"
讲到这儿时,徐志胜停了停。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徐志胜的困惑是精准而尖锐的。
但很快,这种困惑又被他自己解答了。
"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很普通的人。生活就是要不如意,有努力,没有结果,有不被人理解,被人误解,有各种各样的情绪,有各种各样不好的,有各种各样负面的东西。
但是,当我认同自己是一个平凡人这个观点之后,这些东西都合理了,我都能接受了。"
舞台下的徐志胜
删繁就简过后,我们似乎能从他的话语里体会到更多朴素的真诚。
" 虽然我是一个平凡人,但是我知道平凡的人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再去努力,再去拼搏,再去奋斗。这是我们唯一能做的。"
他用 " 武器 " 来形容这种努力和拼搏,仿佛生活是一场无尽的突围赛。
" 你的武器并不多,那就去做好你能做的事情,而不是沉浸在那些不好的情绪里。"
这大概是一种属于普通人的生存智慧:敞开自己,直面情绪,接受一切不好的,但不停止改变。
最后,凝结成更坚固的自我。
把时间拨回到 2018 年的冬天,那一天,徐志胜在开放麦里讲完了第一场脱口秀。
那是个关于食堂阿姨的段子,吐槽校园生活里的鸡毛蒜皮,台下没坐几个人,反响也并不热烈。
徐志胜回想起那个场景,坦然地讲起彼时的局促:" 台下就没有那么多人,一些事现场观众没有共鸣,所以其实现场效果就不太好。"
但没关系,讲出来,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