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观察往年国庆档的话就会发现,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主题。
2008~2013 年,古装视效片最容易出票房。
2013~2018 年,喜剧片最容易成黑马。
2019- 至今,主旋律电影为王。
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应该允许主旋律、喜剧、犯罪、动作、科幻、文艺、古装以及现实主义等各种各样的题材共同出现。
在前些年即便票房冠军题材相似,但依旧会有许多不同题材的电影在同期上映。所以会有《风声》打破视效大片得票房冠军的记录,会有《湄公河行动》在喜剧片中杀出血路。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观众在不同时期偏向不同类型的电影,这很正常。
因为,观众的审美是多元的。
但同时,也是容易审美疲劳的。
就像本山大叔谈春晚说的那样:
" 我们 365 天,都在教育的过程当中走过。"
观众在假期走进电影院是放松心情,寻找快乐的,不是花钱去寻找教育的。
另外我翻了一下接下来月份的待映列表。
十月只有一部定档。
之后的十一月,一部电影都没有。
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中国电影能走到现在,很不容易。
去年一年,在疫情的影响下,依旧有 11.61 亿人次走进了电影院。
但是现在,电影快没有了。
这么多年培养出来的观众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习惯,快断了。大家对电影的热情,对院线电影的支持,快消耗掉了。
这真的很让人无奈和心痛啊。
10 月 8 日国家电影局表示:
将持续推动更多优秀影片加快上映,满足观众多元化观影需求。
也只是电影行业最近为数不多的好消息了。
总之期待吧,期待还有这么一天——
大家还会凌晨排队去看《复仇者联盟 4:终局之战》和《魔兽》,在情人节和心爱的人去看《爱乐之城》,文艺片爱好者在朋友圈把《路边野餐》口口相传,观众一起把《我不是药神》《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寻梦环游记》等国内外佳作刷爆社交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