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喊话要代替钱枫,来《天天向上》上班▼▼▼
另一面,作为演了三十几部戏的老戏骨,面对汪涵的问题:拍了这么多电视剧,你觉得最难演的是什么?
小小年纪,展现出了什么叫高情商▼▼▼
谈到心愿,他大手一挥:希望我演出的作品,给大家都带来快乐。
#谢谢磊子,今年cp粉没你不行#
同样的高情商,也展现在9岁的张子枫身上▼▼▼
被问到好不好奇别的小朋友广告片酬时,她甜甜糯糯地让人不忍再追问▼▼▼
让她点评导演冯小刚,她一句:本以为会耍大牌,没想到刚子还挺温柔▼▼▼
让她重现《唐山大地震》经典片段,她在节目中哭出水平,演出风采,一转头又笑嘻嘻地抹眼泪。
出入戏的速度之快,就连前辈黄圣依看了也要甘拜下风▼▼▼
无论是嘉宾还是观众,《天天向上》保留了大家太多的回忆和青春。
以至于在十周年回顾之时,纷纷感慨:曾经还坐在大家腿上哭的小女孩,现在已经亭亭▼▼▼
那时新老兄弟台上台下执手泪眼,以前总以为人生最美好的是初见,其实最难得的是重逢▼▼▼
大张伟创作的十周年主题歌唱道:"我们天天向上,不慌不忙;我们天天向上,来日方长"。
那时的我们,相信未来会更好,但暗流汹涌,颓势已显▼▼▼
再多的流量和花样的整活,也救不了收视率一路下滑的节目。
聚焦素人的综艺越来越多,社交平台越来越祛魅,绑缚住双手的《天天向上》,论专业看不齐垂类节目,论明星刷脸比不过《快乐大本营》,轮娱乐精神赶不上《奔跑吧!兄弟》。
取代前瞻性的是对一个个爆款的跟风,搞密室逃脱、农家乐、带娃养娃,变身成30+男团唱跳导师……
一次又一次的内容改版,原本清晰的定位越来越模糊。
一次又一次的档期调整,话题度和收视率越来越尴尬。
一次又一次的主持人更迭,"天天兄弟"的口号越来越沙哑。
在主持团改名成New-tro兄弟后,胡海泉曾问过汪涵,14年里,哪一次兄弟分离他最难过?
汪涵回忆起一人在后台迈不出舞台那一步时,摆了摆手,说:过去是追忆,未来是幻想。
"即使《天天向上》走到最后只有我一个人,我也要说我是天天兄弟。"
最后一期,汪涵一个人亲口和14年的观众告了别。
结尾随着大张伟那首周年歌曲再次唱响,生于夏奥的《天天向上》,也在冬奥结尾说了再见。
想起芒果新人主持齐思钧说的那句——
"整个芒果,全年每周能与大家见面的团体:快乐家族、天天兄弟,还有我们名侦探学院。"
相聚离开都有时候,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