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 舔饼 " 就是演员甚至都没有确定演没演,先由粉丝 or 水军去各个可能会有好项目的制作方评论区夸," 我家 xx/xxx 很适合 ",制造出一种好像某个演员一旦接触到某个剧组,双方共赢的假象。
之前网上突然有一群人说某新晋小花很适合《黑莲花修炼手册》,被网友质疑是 " 舔饼 ",结果她的朋友直接发了一篇文,基本盖章 " 艺人公司就是会为艺人舔饼 " 这件事。
有能力的艺人,自己公开说想要接触什么平台,想要什么项目,叫毛遂自荐。一般来说,敢这么说的,多数是歌手,毕竟唱歌这东西,一开口,大家就知道你是什么水平。
基本上,歌手圈子里没有会搞 " 贷爆 " 这一套行为艺术。以现在华语乐坛的不景气程度,想找出个能贷的人都没有。
我倒是很希望 " 贷爆 " 里真的有人会爆——不上法制专栏的爆,而是靠让人惊艳的能力征服观众的爆。
毕竟观众也给机会了,总不能再说观众审美不够好了吧。
E 姐结语
" 贷爆 " 的出现,无非还是粉丝经济的衍生品,只不过比有了作品才吸粉的前辈们比," 贷爆 " 给人一种内娱庞氏骗局的既视感——
不需要真的有已经了不起的作品,连播出的必要性也可以省略。只要有愿意层层接盘的粉丝,和一个年轻有颜,有待播好饼的男演员,这个局就能攒出来。
每个入局者,都不敢让这个泡沫轻易地破碎,于是更加努力地制造出一种锣鼓喧天的气氛,直到当事人天降一个让粉丝们接受不了、让围观路人笑出声的行为,打破贷款制造的滤镜。
和 " 贷爆 " 比较接近的,是爱豆圈子里的押宝,比如大公司出来的爱豆,自然就会有粉丝去追捧,因为大家会相信,财力雄厚的公司,请到高水平的制作团队,从而打造出好作品。
同理,家里条件优越的爱豆,也更容易被粉丝下注,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里,物质条件好的家庭,对孩子的前期投资也更多,艺术底子赢在起跑线。
有时候观众经常为了流量圈快钱而感到不屑,可这个产业链里,当事人只是攒局的一部分,还有更多也想吃肉的参与者,在从中推波助澜。
但就是说,下次凑贷爆,能不能多加几个大家认识的?最新一份名单,实在是对不上脸了。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入股过贷爆帝吗?
来评论区说说吧 ~
- 今天头条の作者 -
你的小仙女 E 姐,洋气的碧雕
值日生:菜籽 美编:树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