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无懈可击》里,男女主的偶遇。
他们二话不说,来了个狠狠的撞击!
这个桥段,太眼熟了。
《夏家三千金》里,它早已上演过无数次。
电梯里,撞一下。
建筑工地里,撞一下。
所以,哪怕男主不同,戏不同。
我们看唐嫣,都是一样的感觉。
看多了,唐嫣的表演模式,也几乎被摸清:
碰撞前,肢体语言用力。
碰撞后,情绪写在脸上。
先痛苦面具,表达被撞之痛。
再惊恐抬头,发觉对方身份。
最后要么懵懂致歉,要么气恼对骂。
满满的,全是偶像剧套路。
如果说场景的重复,还能归为导演和编剧的锅。
那具体到每个角色的表现,就得看唐嫣个人了。
结果如何呢?
很抱歉,差别几乎不存在。
谈起遇见的帅哥男主,她一脸欣喜。
瞪大眼珠。
嘴角不时勾起。
和男主发生冲突,她一脸愤怒。
眼睛依旧瞪得很大。
嘴巴激动地一张一合。
和男主斗嘴时,一脸小骄傲。
摇头晃脑。
手舞足蹈。
嘴角带笑。
试问,如果不是造型不同,滤镜不同。
又有多少人能看出,这是三个不同的角色、三部不同的电视剧呢?
这么演,太过套路。
长此以往,唐嫣自觉是摸清了这类角色的表演法则。
可,观众只会觉得腻。
总是演同一种类型,如果演得好,也没什么。
只是,她的演技停留在表面,没灵动,没层次,又没有下苦功夫。
于是,恶性循环。
演得越多,戏越模式化。
长此以往,她的表演中,没角色。
只有她自己。
当然了,唐嫣不是没做过其他尝试。
比如电影《欧洲攻略》。
一丝不苟的束发。
挺拔带风的西装。
尽管很像在走台步,但好歹,确实和 " 傻白甜 " 截然不同。
可惜,没有水花。
原因来自很多方面。
比如剧本人设。
比如市场偏好。
以上种种,唐嫣无法把握,只能听之任之。
新的机会被不断掐灭。
反倒是傻白甜角色,一直横亘在那里,无法越过去。于是,唐嫣 " 唯爱 " 傻白甜的形象,再次坐实。
导致这种被动局面,演技差,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开心,便大笑。
难过,便皱眉。
冷漠,便面瘫。
深层次的表演,没有!
这一点,在唐嫣遇上陈乔恩后,差距更是一目了然。
同样在公车。
同样遇男主。
唐嫣的眼神里,有震惊,有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