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为《微微一笑很倾城》上头时,谁还不会哼那句:
" 是你让我的世界从那刻变成粉红色,是你让我的生活从此都只要你配合。"
除了甜蜜的小情歌,汪苏泷的声音也常在一些轻喜剧中显现,《小欢喜》中搞笑冤家的逗乐气质,就与他的声线相符。
插曲《闪耀》,句句都是带着青春气息的蓬勃向上。
我无比庆幸此刻年少
青春正燃烧
哪怕这明天一路飘摇
也挥舞着骄傲
去年有部剧找来了汪苏泷多年前创作的歌曲《小星星》作为插曲。
女主准备回老家,与不得不分开的男朋友最后一次见面。
用汪苏泷的歌曲表现一对苦命鸳鸯的结局,也算是起到了舒缓剂的作用。
得以让这对悲情年轻人,享受最后一刻的浪漫。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些 OST 歌手承包无数影视剧歌曲,演唱也极其专业,却并非一直饱受好评。
前段时间《苍兰诀》爆火,主题曲《诀爱》强势出圈。
观众们一边为这位 FIR 乐队的前主唱再度翻红感到开心,一边也深深感叹:
" 这次终于不是周深刘宇宁张碧晨了 "
惊喜了,但没完全惊喜
国产影视的 OST,被这几位歌手划分 " 地盘 " 已久。
来来回回总是这些老面孔,各自又有着自己相对固定的风格。
于是,也有网友好奇了:
有这么多歌手,为什么偏偏指着他们几个来演唱 OST?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要从 " 影视音乐 " 这一词汇的诞生说起。
在最初,影视并没有 " 主题曲 "" 片尾曲 " 这些概念。
正是人们开始有意识让音乐配合画面,起到调节气氛、推动情节等一系列作用,才出现了 " 影视音乐 "。
《知否》的主题曲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就为电视剧增色不少
它拥有两重意味,第一是可以独立成为一首歌,第二则是要配合影视中的情节。
所以,对于 OST 来说,它除了要满足歌曲的基本要求外,还有一种更为特殊的属性——
故事感。
更准确地说,配合剧作行进的故事感,或是虐恋情深,或是甜蜜动人。
有了这层要求,演唱者的筛选范围,则缩小许多。
声音自带娓娓道来故事感的歌手们,更容易被制作公司青睐。
即便是吃瓜网友们,也对这一点深有感触
再者,热门 OST 歌曲往往随着头部影视剧得以流传,对歌手流量的考量,也是一大重点。
如果歌手自身有可观的知名度,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剧集的宣传起到作用。
周深的微博转赞评数据,甚至不输各大影视剧主演
于是我们也能看到,这些 "OST 歌手 " 们大多都是些所谓的熟面孔。
他们不光在歌手这一领域大放异彩,在热门综艺或是影视剧中也常常担任重要角色。
图源《毛雪汪》
如今大多数平台有了一键跳过片头、片尾的功能,许多观众都并非是在剧中听到主题曲。
也因此影视制作公司对歌手本身宣传因素的考量,要比歌曲复杂得多。
以至于 OST 歌手扎堆,粉丝甚至出现逆反心理。
豆瓣小组评选 " 你最不想听谁唱 OST",周深刘宇宁票数遥遥领先
人人都喜欢听故事,这是 OST 被强烈喜欢的一大原因。
被很多人诟病的 " 抖音快手热曲 ",其实也是以故事感,作为自己的卖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