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对于无数少年读者来说。
海格除了是那道光,更是一个陪伴我们长大的朋友,他有着成年人的能力,却有着不输自己的童心,会犯错会吃瘪,但也能和孩子们共同欢笑成长。
有点像什么呢?
一个始终关心你,爱护你,却尊重你,不会约束你的长辈。
他没有攻击性,没有冒犯性,保护弱小,热爱动物、植物,勇敢,善良……
在小天狼星出现之前,是海格,给年少的哈利,在霍格沃茨,提供了类似家人的温暖。
再重新看《哈利·波特》这本"少儿读物"。
为什么海格能深入人心?
因为海格,是每个人都期待的家人的模样。
所以对海格的怀念,都来自于孩童的视角么?
并不是。
如果把海格放在整个魔法世界来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身上有着作者J·K·罗琳对于人性善意最大的投射。
怎么说?
还记得海格在书里最开始,邓布利多和麦格教授交谈时,有一句极高的赞誉:
"海格会把他带到这里来。"
"把这么重要的事情托付给海格去办――您觉得明智吗?"
"我可以把我的身家性命托付给他。"邓布利多说。
而细数几件海格为邓布利多做的事——
从高锥克山谷带回还是婴儿的哈利。
帮邓布利多去古灵阁取回魔法石。
受邓布利多委托去寻找巨人的帮助(被揍得鼻青脸肿)。
担任主角团的安保,参与凤凰社反抗魔法部,食死徒……
甚至连邓布利多的遗体,也是海格负责收殓安葬。
就会发现,参与这些大事的海格,在邓布利多眼里,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善良勇敢且诚实可靠的人。
甚至,他的这些品质,能耀眼到轻易被坏人利用。
第一部里奇洛教授就用龙蛋从他那里骗取了三头狗的驯服方法……
就像《哈利·波特》这本书,随着读者长大,越来越能看出不同的门道一样。
会觉得邓布利多心思深沉,会认为伏地魔有值得同情的地方。
作者在后期也试图展现人性的纠葛和复杂,比如斯内普,比如马尔福,甚至连邓布利多有时候也变得面目不清。
当年龄增长,看待问题的角度变多,对问题的思考逐渐复杂。
大部分读者对《哈利·波特》里的角色都会经历一个重新理解的过程。
会把童年时相信的正义战胜邪恶,好人战胜坏人的故事,逐渐复杂化,庸俗化,乃至推翻解构。
甚至延伸解读,在场外制造惊天的噱头与争议。
但。
海格不会。
他从出场设定,到结尾的故事完结,一直都没有变化。
他身上有着每个人少年时期,都愿意依靠和相信的那个人的影子,他告诉我们要勇敢要善良要自信……矢志不渝。
在一个逐渐成人化的故事里,他依旧践行着少儿读物一般的做法。
传递那些爱与善良的东西。
甚至往细里研究,为什么他能对哈利如此好?
因为他是哈利父母的朋友。
哈利的父母,没有因为海格是一个猎场守护人、混血巨人就看不上他,海格在哈利父母那里获得了爱与尊重。
也因此,才能对哈利传递这种价值。
你可以看到,海格在哈利与父母之间,甚至于在原著与读者之间。
也是一个传递火炬的作用。
回到文章的开头。
我们对于海格的回忆到底是什么?
是童年对魔法的幻想。
是对家人的具象。
更是一种沉浸、穿越、再告别这异世界之后,被携带进入现实生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