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一眼简介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刺激感。
姚晨不是神仙,她预知不了作品的最终效果。
但牛的是,她的眼光很少在第一步犯错。
那个故事未必最好,却总会是最有争议度和激进色彩的。
被大众舆论架起来的中生代女演员们并不好做。
一方面,苦于国产剧市场的困境,她们的可选项少得可怜。另一方面,观众意识的进步让她们不得不努力跟上。
于是,有不少中女都是在茫然地挑女性剧,费劲地拍女性剧。
结果又陷入了另一种无效的内卷,流水线产出同质化作品——
浅显地迎合受众情绪,拿吸睛热搜做文章,用金句堆出来的伪女权罐头。
《谁说我结不了婚》
当然,挑好剧本不仅需要眼光,更需要资本、资源、资质。
有些人即便已在头部,还是做不到这种 " 弹无虚发 "。
姚晨的选本功力,关键还在头脑。
是因为她更有女性意识?
嗯……倒不如说,她的那套女性意识恰好够经济。
先得说明白两个问题。
其一,有没有这个所谓 " 女性意识 ",并不致命。
就好比宁静,五颜六色的嘴唇子里就没吐过几句女权金句,反而常被诟病封建、爹味。
但迷糊,并不妨碍她独立且虎。
宁静始终是凭自己攀到行业塔尖的极少数人。
也就是说,甭管脑瓜子里有没有成系统的意识,她的行动都已经表明了她的自由。
第二个问题,则是意识 " 经不经济 " 的问题。
既然 " 她经济 " 已经是门生意,那么 " 投入产出 " 自然也是考量点。
许多女星在贩售的女性意识。
要么深度不够,打不到观众痛点。
要么噱头不足,触不到观众爽点。
甚至常常出现嘴上通透清醒,行动贩卖焦虑的人设危机。
因此,能巧用女性意识来利己利他,双赢才是更高阶的 " 经济头脑 "。
论起来,姚晨可能是同辈演员里最深谙此道的。
如此难以平衡的一根线上,她仿佛踩着独轮车还能耍杂技。
她近年给我的一种感受,就是她的精明感越来越外显——
每句话每个举动都很真诚,但又无一不服务于一种 " 目的性 "。
更直白讲,姚晨知道这套东西该在什么时候用,以及怎么用。
她尤其擅长把任何话头顺畅地衔接到女性议题,不断加强自己的 " 意见领袖感 "。
时尚先生 ESQ
但,姚晨向来如此大女主派头的吗?
有趣的是,她本性未必如此。
倒回十几年前,她整个人的气质都内敛得很,被尬聊女王陈鲁豫治得服服帖帖。
这也不是啥新人反应。
当时她已迈入三十岁,参演的戏光八分以上的口碑作都有五六部了。
越往前去挖姚晨,就越只找到与如今的精明、清醒根本相悖的一些特质。
比如,直到三十岁她还没完全克服身体羞耻。
在戏中因为一件露背裙羞到不敢入镜。
又比如,她自认是丈夫曹郁帮助她形成了自我认知。
按大女主的常规剧本,这一过程往往是被表达成 " 自我觉醒 " 的,更别说这个外来助力是来自男人。
何况,她本就妥妥是个争议体质的主儿。
口才?情商?
她也曾有难民事件、" 恶之花 " 语录等祸从口出的黑历史。
独立?清醒?
可在上一段婚姻里,她纠缠于谁绿谁的是是非非,已长达十几年。
在现在的婚姻里,她又时常表现出恋家的小女人心态。
这两种 " 沉沦 ",好像也和她一直在呈现的 " 出走 " 形象不大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