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出去念书那一年,剃了寸头颇有点削发明志的意味。决绝的态度,和 80 年代的港星如出一辙。那会儿动不动就是某某歌手宣布退出音乐圈,去留学或者做生意,个体对娱乐圈保持着自由脱身的可能。
伯克利的学也不算白上,至少在《夏野了》这张专辑出现了非常多元的风格。《疯人公园》偏向幻想,《飘》偏向梦幻,《归》更是挑战身体机能的一首歌。在爱奇艺音综《我是唱作人》里,也能窥见王源的一些内心世界。《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首歌里,他感慨:" 没有人能真的理解你啊,觉得虚伪你逢场作戏。"
音乐不会辜负努力和天赋,但却会捉弄 " 两者缺其一 " 的玩家。玩音乐,王源欠缺了必要的嗓音技能,但又有一点创作天分,这是尴尬的状态。因为 TFBOYS 的名气背书,王源可以轻易上各种音综,这是新人歌手想也不敢想的。但这些作品展演,并没有让他的歌手身份被真正广泛认可,也没有撕掉标签的作用。
在《声生不息》的花絮里,王源坦言尝试过一边上班一边上学,失败后决定休学一年。" 我是白天上班晚上上课,我都快疯了。"他不能全情地拥抱音乐的圣殿,因为娱乐圈还有不得不做的事。在合约、公司的裹挟下,王源的音乐之路走得磕磕绊绊。尤其是在音乐市场整体低迷的大背景里,王源无法把自己改造成 Z 世代的音乐顶流。
人生是一种量子纠缠,面对未选择的那条路,总会幻想会不会更精彩。我们对刘志宏和三小只的困惑和遗憾,也是如此。如果刘志宏不退出,现在会不会是剧集里的当红小生,这个不好说。如果王源没有走音乐这条本就难走的路,走影视会更自在吗?这个也不好说。
在流传的一则刘志宏的音频里,他说:" 我这几年其实过得挺不错的,因为脱去了各种各样的束缚,其实挺幸福开心的。" 如果没有进入娱乐圈的话,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这样就很幸福啊。
十八楼的少年奔向远方,帝国女孩也在选择各自的生活。虽然这个纪录片不会有正片了,但预告片已经是一段正式的告别。既是刘志宏对粉丝的,也是粉丝对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