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浅狂妄的嘚瑟精们,惹得 58 后王朔,指着鼻子骂垮掉的小孙贼。
搁今天看,可能新一代年轻人会拍手称赞王朔:骂得好,骂得再响些。
95、00 后的价值观,绕过了 80 后,跟爷爷辈儿的隔代亲,也是个老话题了。
他们的父母可比 80 后的父母,省心多了。
不用追着喊着强逼着考公务员,孩子们自己还没出校园,就已经立下考上街道办事处的宏图大志了。
80 后的父母们以前都是追着倒霉孩子的屁股后面,大喊:世界的尽头是公务员!
他还不听,非反驳你:" 生活不只眼前的编制,还有诗和远方。"
不行,别说除了考公无处走的年轻人了,打出这句话的我自己都气死了。
我要替困在付费自习室里,年复一年刷国考题的同学们,穿越回去,给那帮 80 花生们来几个大逼斗。
必须得教训他们:生活不只眼前的编制,还有远方的编制,永远的编制。
《裸婚时代》里,有这么个情节:
文章从小破私企里辞职,老丈人托关系给他找了个铁饭碗。
他居然看不起在机关里喝茶看报等退休的差事,宁可再回小破私企,点灯熬油写广告。
今天如果哪部剧这么编,那是会被我等娱乐大号,喷悬浮过时的。
《裸婚时代》的女主,不顾爸妈反对,坚持跟全凭一张嘴的文章裸婚时,说过一句话:" 你不懂,我们这叫有情饮水饱。"
当年被奉为经典片段,跟着 " 嫁人就嫁刘易阳 " 一起,被全网传颂。
这其实是句粤语,从香港电影里抄来的,常常出现在 80、90 年代的港剧或港媒标题上。
再翻译一下就是:
只要和有情人在一起,不吃米只喝水,也照样饱暖,不耽误思淫欲。
舒淇和梁朝伟专门演过一部电影,片名就叫这个。
有意思吧,不管是港娱黄金期,还是内娱作妖期,反正越是看上去遍地是金子,人人有机会的时候,越流行说:
有情饮水饱啦;情比金坚啦;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啦什么的。
假如现在有机会,让我在万两黄金和知己一个里二选一的话 ……
但凡犹豫半秒,都是我对黄色贵金属的不尊重。
人嘛,都是没什么才梦什么。
当 80 后自己沦为了老帮菜后,当杨幂不爱大叔,只撩小鲜肉以后,再看这帮人年轻时干的那些恋爱脑事体——
搞裸婚啦,有情饮水饱啦 ……
有没有一种可能,并不是十年前的女人都缺根筋,而是她们作得起,敢犯错。
裸婚并不是结果,只是一种过渡状态。现在虽然穷,但早晚还是会变有钱,才是结果。
不管能不能实现,但裸婚那一刻,大多数人是这么想的。
王宝钏说出 " 我愿意跟着薛平贵当一辈子乞丐婆 " 之前,还有一句前提呢:
" 假如他真的不能改变命运的话 "。
假如是个虚拟语气词,虚拟就是不会发生,随便说说,别当真的意思。
还有童佳倩,劝她妈接受刘易阳当女婿时也说,别看他啥也不趁,但他前途无量,房啊车啊,早晚要啥有啥。
还是以 2010 年为例,虽然房价在那一年再次突破新高,但结婚数量不减反增,还连增 3 年。
其中有多少是裸着上车很难调查清楚。
不过当时媒体都在为年轻人鸣不平,渲染 " 掏空六个口袋买房 " 的悲情意味。
那些人现在可能一边把结婚证换成离婚证,一边说自己当年掏空掏得对。
大环境给他们安全感。他们对未来的预期和房价在同时飞涨。
" 我不怕,我早晚会有 ",才是裸婚、恋爱脑的底气。现在的人批判恋爱脑,可能也是缺乏这种底气的一种表现。
以前的人甭管有没有,至少敢想。现在连想,都变成天方夜谭。
导演滕华涛说过,他拍《裸婚时代》不是为了评判角色的婚恋观,他只想反应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