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看她五六年前的段子,尽管已经站在安全区拿自己当靶子,而且很多段子的观点现在来看已经算是某种常识,无需再费心和人辩驳,但当时还是受到过很多攻击,说她拜金、物质。
我还翻到这样一条评论。
现在看来是不是觉得年代感十足?但其实也就是两年前的评论而已。
但好像从杨笠开始,女演员的段子里开始有了很强的冒犯感。
从第三季开始,来自女性视角的尖锐声音越来越多。颜怡颜悦、晓卉、小鹿、鸟鸟等人的上场,为这个舞台带来了久违的鲜活力量。
思文夹在其中,很明显温吞有余,力度不足,第一场比赛就被淘汰,本人似乎也无心应战,还是靠张雨绮的复活勉强留了下来。
张雨绮可能还想让思文往前冲,但那时的思文面临的问题可能是,如何接受自己并没有那么勇敢。
如果站在两年前思文的角度去看当时的脱口秀舞台,会有很强的迭代感。
年轻女孩一个比一个猛,她们不会再选择在婚姻里受委屈,她们敢跳出安全区直接讽刺男性,她们在冒犯别人的时候都无需先假装自嘲。颜怡颜悦甚至直接拿 " 腋毛 "" 杀妻案 "" 唐山打人事件 " 开涮,有些段子直白得让我这个女观众都捏一把汗。
作为 " 脱口秀老人 ",又不得不被 " 你要继续勇敢 " 的言论推着走,甚至别人看到后来者这么勇,还会反过来批评你不够犀利……在这一点上,小鹿和思文倒是有点共鸣。
小鹿成长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闭塞农村,重男轻女是常态。和思文对婚姻的拧巴相似,小鹿接纳并爱上自己的女性身份,也是一个漫长辛酸的故事。
作为初代元老,她们身上曾被规训的痕迹显然更重,自然也就需要更大的力气去突破。
所以能重新站上舞台,对思文来说就是胜利。
属于一个没那么勇敢的普通女人的胜利。
而今年的表演之于杨笠的意义似乎也殊途同归。
一个被塑造成 " 战士 " 的女人终于让大众相信,她身上坚硬带刺的盔甲是由一颗柔软的心织就而成。
这个舞台上有太多可以追求的东西,个人成长、喜剧创作、价值表达……比赛恰恰是最不重要的那一个。
今年两人都没能走进决赛圈,但她们似乎并不遗憾,因为想说的话都已说出口,没有比这更美妙的感觉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