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女间的情分,反而大都通过暴力表达出来。彭莱听说女儿被欺负,赤膊上阵揍人。彭莱的妈妈听说彭莱被欺负,也直接拿酒瓶给人开瓢。祖孙三代短暂同居的时候,很少有沉重的情绪,一起做做饭,一起看看电视,一起打架,但你能感觉到有一层坚冰在慢慢融化,那些因为缺爱而枯萎的心,在缓慢,缓慢地复苏。

这是母女关系的另一种解法,没有通常的那种压抑、控制、拧巴。你有你的梦想,我也有我自己的生活。谁也不用以爱的名义绑架谁。
这种相处方法好吗?见仁见智。但总算,屏幕上出现了“非典型母亲”“非典型中年女人”。
内娱女演员总抱怨40过后就没有好角色可以选,唯一有的选择只有当妈。其实反思一下,当妈有什么不对吗?40+不就是大多数人当妈的时间吗?问题不是出在当妈上,而是出在当了妈就没有任何魅力上。
这么多年以来,荧幕上妈妈的角色只有两种选择,一种是隐忍伟大的母亲,为子女事无巨细,最擅长的事就是勉强自己;一种是吸血鬼,把孩子当成出气筒或实现个人欲望的工具,目的是为了突出子女的不容易。当了妈以后,她好像就不是人了。她是一个符号。
其实我们这一代人已经成为了妈妈,甚至最早一批生孩子的80后,孩子都已经上大学了。我们已经在反抗对母亲的这种刻板定义了,偏偏电影和电视剧里翻来覆去,还在谈伟大的牺牲,没有新意。
而彭莱是立体的。她爱女儿,也从来不会勉强自己,拿不动干脆摔杯。虽然剧里几乎所有人都在恨铁不成钢,但你不得不承认,如果把自己代入彭莱,感觉还挺轻松的。
而且小红书上很多人都在惊叹彭莱魅力无穷,在剧里,两个年轻帅气的小鲜肉为了跟她谈恋爱不惜约架,这是之前国产剧的母亲角色从来没有过的待遇。彭莱的魅力到底来自于哪里?——照她自己总结,是来自于摇滚精神中的“勇敢”,其实在我看来,她倒算不上彻底的勇敢,而是一种混不吝。

混不吝的其中一个涵义就是“不怕”,不怕的另一个名字叫做自我。一个不肯顺从命运的意志活着的女人,不肯为了世界的期待变成一个贤妻良母的女人,这看似勇敢,背后实质是强烈的,无法被压制和妥协的自我意识。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头号周刊# #娱乐聚焦# #秋日打卡生活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