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不给北京的乐队丢脸,邓讴歌疯狂练琴,就等着红磡激情释放。
果然,观众经历窦唯克制压抑的歌声,在何勇、邓讴歌等人的带动下,彻底嗨了。

观众似乎忘了现场坐着香港明星,忘了先前发布会上,何勇那句“四大天王只有张学友会唱歌”的发言。
他们争着站上座位,或狂舞,或嘶吼。这些举动,还导致主办方后来吃了罚单,因为起初申请的是座位式演出。

但红馆过后,摇滚的演出机会并不多。
有摄影师记录了他们的台下生活,忍不住感慨:“之前听他们的歌,以为他们戴着大金链子,开着跑车、身后跟一帮小弟。”
实际上呢,帅气带光环的舞台形象完全破灭:“他们各方面的条件都很艰苦。”

再加上与唱片公司间的矛盾日益暴露,商业、合约这些制度化名词,让摇滚青年们陷入迷茫。
年轻歌者的意气风发,定格在了红磡的巅峰之夜。
那英:内地歌后出尽风头
魔岩三杰等人,是最初站上红磡的摇滚阵容。论单人,那英是首个“征服”红馆的内地歌手。
但早在那英之前,师姐毛阿敏作为“内地歌坛门面”,已在香港歌坛试水发展。
舞台上,毛阿敏身穿红裙,在伴舞队围拥下走到台前,大气端庄的演唱台风得到一致好评。
可惜的是,毛阿敏在香港录制的第二张专辑未能发行,她也没能在黄金时期拓展港台歌坛。

同为谷建芬的徒弟,毛阿敏陷入低谷,那英来势汹汹。
那些年,唱多了“山不转水转”,那英寻思着这样下去不行,得换换曲风,录几张不一样的唱片。
所以,当别人质疑那英,为什么跑港台发展?用那英自己的话说:“人总不能把自己憋死。”

那英的求变,让她在事业上打开了新世界。
2001年,那英先在金曲奖上出尽风头。
她凭借《心酸的浪漫》击败王菲、张惠妹、莫文蔚、孙燕姿等强劲对手,夺得“最佳国语女演唱人”,成为金曲奖歌后“内地歌手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