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总结说我除了幸福什么都有了
哇哦 ~
而为了能跟个性迥异的明星嘉宾对谈,作为主持人,鲁豫除了对其履历做足功课,也必须不断学习,积淀底蕴。
或许正是这样的工作习惯,她才能够在跨界做一个领笑员时能取得这么好的大众评价。
她喜欢脱口秀,平日里就在补课。
最好的,一定要看。
来参加《脱口秀大会 5》,翻看以往的节目。
她能背诵肉食动物的段子,当场就可以表演几段;她甚至能记住杨波在表演时不经意的肢体细节。
更圈粉的是,鲁豫在听完一段脱口秀后,能够给出独特的视角与观点。
她有共情能力。
比如步惊云,因为一直讲老公受到一些弹幕的批评。
但鲁豫给予她鼓励。
从她的话中我们可以发现:越包容的人,往往越通透。
庞博调侃自己踏入社会的辛酸,结尾的神来之笔瞬间升华了整场脱口秀的水准。
鲁豫能从个体角度,讲述 18 岁少年少女面对社会的忐忑与渴望。
同时,他也有同理心。
ROCK 讲过度医美的副作用,鲁豫没有拍灯。
在点评环节,她简单地说了 ROCK 表演上存在的缺点。
然后更多篇幅在聊女性医美的普遍性以及根本原因,是社会的目光给女性形成了巨大的隐形压力。
是鲁豫跑题了吗?
不是。
她希望在听了段子后,去浓缩讲述医美的主要受众(女性)所面临的困境,希望借此平台,尽己之力消除女性的焦虑与压力。
另一方面,身在客场,她不想过多批评 ROCK。
看到了这一点,你会发现。
作为一名主持人,她具有很深厚的底蕴、很强的反应力与很高的情商。
而这些表现,与她在做采访时截然不同。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
鲁豫是突然变成这样了吗?
不。
只是身处不同的岗位,她需要完成不同的工作,给出不同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说。
她一直很专业。
只是,作为一个表达者,往往会被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