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其实这是一个农村女娃凭自己本事逆天改命的励志故事
60 年代,女娃娃陶华碧,出生在贵州一个贫困县。
吃不饱饭,家里还有 7 个兄弟姐妹,自然捞不上读书的大好事,
就大字不识长到 20 岁,早早嫁人,过着相夫教子的生活。
但!
好多白手起家的女富豪,都有相似的命运
28 岁那年,陶华碧老公不幸肝病去世……
只留下她和两个孩子相依为命。
必须扛起生活重担,她敢吃苦、能战斗的潜力就被激发出来。
先是外出打工,但农村妇女又没有文化,只能干最苦最累的活,
抡八磅锤、背黄泥巴,背 100 斤赚 3 毛钱。
抡不动大锤了,她就发挥做饭好吃的优势,背上 100 斤的竹筐筐,走 10 公里去学校门口卖米豆腐。
背不动筐筐了,就再到学校附近,用捡来的碎砖和瓦布搭起临时屋棚,卖凉粉。
总之什么苦都能吃,只为把两个孩子养大。
为了招揽生意,也让凉粉更美味,陶华碧会做好多辣酱和香辣菜放在桌上,供客人免费吃。
生意很红火,白天卖粉、晚上准备辣酱。
有一天她实在太累了,没做辣酱就开了店,客人一问:没有辣酱?
掉头就走
本该是一件悲伤的事,陶华碧却发现商机:
原来一直被她白送的辣酱,才是她的秘密招牌——
谁看了,不心动啊
从此,白天黑夜两份工:白天开店卖粉,
晚上做辣酱装瓶,卖给附近商店和过路司机。
时间一长,远近闻名,街道领导都来找她:要不你直接办个厂,专门卖辣酱吧!
她呢,每次领导一讲让她办厂,就开始哭哭:我不行
为啥?
还不是因为 " 老干妈 " 的称号 ……
原来,自从陶华碧在学校附近开店,就有好多学生光顾。
其中和她一样贫困出生的孩子,吃不起粉。她就免费送,还经常给更多分量,让孩子们吃到饱。
这些被投喂的孩子,就喊陶华碧:老干妈(像妈妈一样的人)
办厂关店?孩子们吃饭咋办?
她一边抹泪拒绝,一边开店、卖酱两头顾,每天只能睡上 2 个小时。
还是孩子们看不下去,劝她勇敢走自己的路,
加上她自己的孩子也大了。
没了对别人的顾虑,只有她自己的事业。
49 岁的陶碧华一拍板:创业!
就在村委会租了两间房,招了 40 个人,带头做辣酱,辣酱的名字就叫 " 老干妈 "。
那一年是 1996,老干妈品牌诞生的年份。
为了省宣传费,陶华碧用背篮背满重重的老干妈,
走街串巷去推销,只要经过食堂和商店:不要钱,就放在这里卖,卖出去再收成本钱,卖不出去通通都能退回来。
因为老干妈太香太辣太好吃,(你们说,是不是)
所以几天下来,不仅她送去的辣酱都卖光,还收到好多追加订单。
& 太太下饭,越卖越多的情况下,
陶华碧坚持优质原料、天然配方、绿色食品的初心。
她不吃的添加剂,不会让买老干妈的人吃到。